周圍「中」:秀才不出門 能知天下事

[2022.05.13] 發表

【明報專訊】記載老子思想的著名典籍《道德經》提及「不足戶,知天下」,古人相信讀書人具知識、學習道理,後引伸為「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認為人飽讀詩書,便有智慧認識世事。古今讀書人,除了有好成績,還要品行佳、頭腦好,「秀才」就指讀書人,被視為博學、懂道理。

考試是統一評核標準的制度,自古皆有,至明清時期已有完善的科舉制度,通過考試選出人才成為朝廷官員,不少讀書人花一生苦讀,就是為了考取功名。在科舉制度下,考生要經歷多次公開試,一次比一次困難呢!

■第一關:童試

在科舉制度下,預備考第一次公開試「童試」的人稱為「童生」,考過了便叫「秀才」,即是科舉制度下的「初級」讀書人。

小趣聞:秀才當名作家

清代著名志怪小說《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寫了流傳後世的經典,可是他在考過秀才之後,一直不能通過下一場考試,被人戲稱為「萬年秀才」!又有流傳他不斷備試重考,餘閒在樹下開設茶檔,和民眾喝茶交流,因此聽了不少民間怪談趣事,啟發他寫成《聊齋誌異》。

■第二關:鄉試

成為「秀才」之後,便要考每3年一次的「鄉試」,考過了便稱為「舉人」,考獲第一名的稱「解元」。

小趣聞:唐解元

明代著名才子唐寅(因字伯虎,又稱唐伯虎),能詩能畫,他在鄉試考第一,因此有個「花名」叫唐解元。

■第三關:會試

當上「舉人」後,便要預備每3年一次的「會試」,考過了便叫「貢士」,第一名者稱「會元」。

小趣聞:

張貢士

蒲松齡雖然沒考上貢士,但在他的小說中,卻有貢士的題材。他想像力豐富,想像一名張貢士生病,體內跳出一個小小的人,以唱戲的方式唱出張貢士的人生經歷,這趣怪的故事也流傳下來。

■第四關:殿試

「貢士」要預備最後一場考試——殿試。這是直接由皇帝或皇帝指派官員考核的一關,考過了便叫「進士」,第一名就是「狀元」了!

小趣聞:第一名「學霸」

狀元只有一個,在連續每場考試都得第一的人實屬不易,要同得「解元」、「會元」、「狀元」呢!史上第一個連中三元的學霸是唐代的官員崔元翰。成語「連中三元」是形容人每次都考第一,現今也會用來形容足球賽連進三球。

■想一想

1. 考試有什麼重要?

2. 如果考試成績未如理想,你有何感受?

3. 蒲松齡雖只考得秀才,卻成了著名小說家,

這給你什麼啟發?

考試學語文

有不少形容讀書生涯的字詞、成語,你知道當中的意思嗎?

˙三甲

殿試後,進士按成績列入甲榜,分三個等級,稱為「三甲」,現在多用三甲來表示第一、二、三名或冠、亞、季軍。進士中的第一、二、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現在也稱名次位列第一、二、三的人。

˙放榜

將考試成績、取錄名單張貼公布,稱為「放榜」,當在放榜名單上見到自己名字,便是「中榜」了。「放榜」一詞在今天仍常見,如文憑試放榜。

˙十年寒窗

科舉制度下考試艱難,有人要用多年才能過關,也有人花上一生也沒能考上,「寒窗」便指艱苦讀書。由於古時考試與功名掛u,若通過考核,便會獲得聲名。元戲曲家高明在作品《琵琶記》中寫下名句:「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意思是艱辛讀書時其他人都不在意,但得到了功名後卻是人人認識。現在也常以「十年寒窗」來表示長年累月的學習呢!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生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498期]

更多教育
語文小錦囊
【明報專訊】中國當代著名散文家汪曾祺(1920-1997),寫過不少散文,讀過不少書,可是他卻說自己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他有同學因為讀書報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