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滬蔬菜被指腐爛 遼寧官媒:續做對的事
疫情下各地區運送物資「援滬」,但卻傳出部分物資有質量問題,引來有關省份反駁。近日一則「遼寧捐贈上海的物資被扔進垃圾桶」的影片熱傳,畫面中大批蔬菜被丟棄,包裝紙上顯示為「遼寧援滬物資」。
片中一名女士表示:「全部是浪費,我們蔬菜都20幾天吃不起、買不到!」上海奉賢區南橋鎮政府上周一(18日)回應,收到80份遼寧捐贈的物資,並派給轄區內的困難家庭。因物資經長時間運輸,部分已腐爛,腐壞的蔬菜被丟棄處理。
遼寧方面雖沒直接回應,但《遼瀋晚報》微博在上周二(19日)發表關於物資運送的文章與影片,題目是「遼寧援滬物資居然是這樣運到的」。其中提到2300噸援滬物資在12、13日,由300輛冷藏車運送至碼頭,由船從大連運抵煙台,再由陸路送往上海。全程以冷藏貨櫃車裝載,溫度保持在2至3℃之間,每隔4到6小時開箱抽檢一次。
《遼寧日報》上周四(21日)亦發帖「人在做,天在看,永遠懷着一顆善良的心,持續做對的事」,被外界解讀為針對這次援滬物資事件。不過帖文不久即被刪除。
上海近期頻頻傳出物資質量問題。閔行區莘莊鎮康城小區居民反映,收到的鹽水鴨氣味難聞,隔着包裝就能輕鬆將鴨肉捏成糊狀。有居民吃過後肚痛、腹瀉。對於虹橋鎮居民稱收到的「龍仁粉絲」,其生產商兩年前已註銷,當局昨稱已立案調查。
「上海發布」上周五(22日)表示,市紀委監委要求對保供物資採購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嚴防「大禮包」腐敗;要進一步壓緊壓實各區、街鎮、村居和相關單位在各環節的主體責任,督促落實採購流程審批,嚴格審核供應商證照等,要求重點關注「物資採購、管理、發放背後有無收受回扣等利益輸送行為」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