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承諾「為台而戰」難嚇阻北京
【明報專訊】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昨刊文指出,承諾「為台灣而戰」無法有效嚇阻中國大陸,反而會導致外交危機,更好的策略是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
在這篇〈如何嚇阻中國攻打台灣〉(How to deter China from attacking Taiwan)中,分析有兩因素阻撓大陸攻台,包括寬達180公里的台灣海峽及美國軍事力量。文章提到,台灣、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從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中汲取教訓,並稱台灣準備得愈好,中國大陸冒險進犯機率就愈低。台灣決定減少對義務役士兵的依賴、提升軍隊專業度,是正確做法,但應持續提供所有男性(也可考慮納入女性)軍事訓練,並建立國土防衛部隊。
另外,文章指台灣目前國防預算約佔國內GDP 2%,比例偏低。由於無法在軍事與兵員規模與大陸競爭,須專注讓台成為「難以消化」的目標,台灣2017年提出、但至今未獲軍方高層完全認可的「整體防衛構想」(ODC)就是個好例子。ODC是「刺蝟」戰略,以大量、分散、機動性高、容易掩護的防衛性武器為基礎,特別是反艦和防空導彈。因此恐怕須放棄部分造價高昂的戰機、軍艦和潛艇。
《經濟學人》提到,台灣攻擊難度較烏克蘭高,但補給也更困難。在無法確定美國是否會、何時會提供協助下,台灣優先要頑抗到底,以烏克蘭為例,撐得愈久,獲得的援助也愈多。文章指出,美國提升與台政治與軍事接觸層級、增加軍售、舉行聯合演訓等,勢必激怒大陸,因此美國總統拜登宜謹慎維持「戰略模糊」。
《中國時報》報道,台灣軍方的「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22日晚在台東成功鎮基翬漁港發射1枚「無限高」導彈,外界研判應該是「強弓專案」的天弓三增程型防空導彈試射。中科院與軍方則不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