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篇章:卷一實戰
【明報專訊】(1) 在第2段,作者就「讀書的本意」提出看法。作者如何運用對比論證論述觀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第3段,作者運用了什麼論證手法?(2分)
A. 舉例論證
B. 比喻論證
C. 類比論證
D. 歸納論證
(3) 試根據以下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現在你們手裏拿一書本,心裏計算及格不及格,升級不升級,註冊部對你態度如何,如何靠這書本騙一隻較好的飯碗,娶一位較亮的老婆——這還能算為讀書,還配稱為「讀書種子」嗎?還不是淪為「讀書謬種」嗎?(第4段)
i)引文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2分)
A. 設問 B. 反問
C. 反復 D. 對比
ii)這種修辭手法如何加強說理效果?試以引文為例,略加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對於是否需要從師而學,本篇作者和韓愈在《師說》提出的看法是否相同?試略加說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對當時的教育制度有何批評?試加以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綜合全文,以下哪一項最符合作者提出的「讀書的藝術」?(2分)
A. 隨意翻覽,不求甚解
B. 隨心所欲,自得其樂
C. 孜孜不倦,樂此不疲
D. 博覽群書,開卷有益
(7) 綜合全文,以下哪一項最符合作者提出的「讀書的本意」?(2分)
A.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B.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C.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D. 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和董傳留別〉
(8) 試根據以下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必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宋真宗〈勸學篇〉
你認為本篇作者是否認同引文所言?試加以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顧問老師:黃慧琦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