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園地:我想摘星星
【明報專訊】■文:胡可欣(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中一)
回首往事,既喜且憂。童年的日子像是故鄉山間的風,攜着最簡單純粹的快樂,吹過時光,雜入生活的百味。
那年我五歲,過年那天,我和爸爸媽媽開車前往爺爺家。路上,我好奇地望向窗外,街上熱熱鬧鬧、紅彤彤的一片,路邊賣年貨的大爺吆喝着,孩子們玩鞭炮,到處都洋溢着過年的喜慶。不同的是,爸媽在路上一言不發,這表情就好像是知道了我考試不及格的樣子。
爸爸的車緩緩駛入村子裏,下車後,我一溜煙跑進了爺爺的家,奇怪的是,爺爺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在溫室照顧他的白山茶。「該不會又是跟王爺爺一起出去打牌了吧?」我嘟囔着,頭頂的桂花樹搖擺着樹枝,樹葉沙沙作響,彷彿在附和着我說的話。我沒太在意,放下行李便和小伙伴出去玩了。
直到傍晚,和朋友們瘋玩了一整天的我,才慢慢地伴隨着夕陽不情願地回到家。
「欣欣回來啦,快去洗手吃飯,今天有你最愛的紅燒肉。」奶奶的聲音從廚房裏傳出來。餐桌上,我看着旁邊空着的椅子疑惑地問:「為什麼爺爺還沒回家呀?」大人們瞬間沉默了,奶奶頓時紅了眼眶,緩緩地對我說:「爺爺變成了天上的星星一直陪着我們。」
我看着奶奶悲傷的表情,天真地以為奶奶肯定是捨不得爺爺。
吃完晚飯後,我立馬向後山的方向跑去,我跑得很快,生怕星星待會就消失不見。不到一會兒,我就慢慢地爬上了山頂。這時的我,頭髮被風吹得凌亂,頭上的蝴蝶結也少了一個,因為路上摔了一跤的緣故,我身上的衣服和新買的鞋子都髒兮兮的,我嫌棄地看了看自己。
我好奇地看向山下,村子裏的景象盡收眼底,每家每戶都掛着紅色的燈籠,街上的小孩吃着甜滋滋的糖葫蘆。從這裏看下去,我家的院子是白色的,與周圍的熱鬧顯得格格不入。這時奶奶推着陽台的門出來了。「對了!只要把屬於爺爺的星星帶回家,奶奶肯定會開心的!」我心想,說幹就幹,抬頭看着滿天的星星,嘟嚷着:「這麼多星星,哪顆才是呢?」忽然我眼睛一亮,「肯定最亮的那顆就是爺爺!」我爬上樹,伸手想把星星摘下來,卻怎麼也觸不着。
忽然,我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原來是堂哥。
「哥!」我在樹上大喊。堂哥回頭看到了我,把我從樹上抱了下來,「欣欣,你怎麼在這裏?」我向他說明了事情的經過,並表達了我想摘星星的想法。我想讓堂哥幫我,但是他沒有說話 ,只是婉轉地跟我說︰「欣欣啊,爺爺呢已經變成星星了,所以不能再陪你了。」我聽了以後低着頭,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反問道:「那我以後還見到爺爺嗎?」表哥愣了愣,然後說:「應該是……不能了。」我聽了之後很想哭,但是死要面子的我沒讓眼淚流下來。
後來,表哥把我送回家,一回到家我就把自己關在房間,坐在牀上,淚水像瀑布似的止都止不住,慢慢地我哭累了便睡着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個很奇怪的夢,在夢裏爺爺摸了摸我的頭說:「欣欣啊,你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乖乖的,平平安安的長大。爺爺會在天上陪着你的。」爺爺的臉上一如既往地掛着慈祥的笑容,「這是我跟欣欣兩個人的秘密,不能說出去啊。」我低頭,想抓住爺爺,可是怎麼抓也抓不住,再一抬頭,爺爺就已經不見了,我醒了過來。
第二天,天空灰濛濛的,就跟我心情一樣灰暗,就連平時要好的小伙伴來找我玩,我都興致缺缺。最後大人們把爺爺埋在屋後的院子裏,我本想告訴媽媽夢裏的事,但突然想起爺爺與我的約定,便沒說了。但當我看到爺爺躺在棺材裏時,我又哭了,因為昨天哭了一整晚的緣故,我的眼睛很痛。我也記不清是因為爺爺還是疼痛而哭了。
之後啊,爺爺每年的忌日我都會回一趟村子,陪着奶奶在院子裏種種花、聊聊天,一起看看星星。
小時候的我害怕樹林裏的墳墓,害怕世界有鬼,但當最疼愛我的人也躺在裏面時,我就再也不怕了。
【文章經編輯】
■啟導站
孩童視角見真情
情感推展感自然
文章以懵懂小孩面對長輩死亡為主題,以孩童的處境和視角而言,感情的處理、起伏及變化亦見真情,既流露哀傷,哀傷中也覺察成長。
欣賞末段寫「我」回憶起小時候害怕的事物,如今因為有愛,得以一一克服,除帶出在愛裏再沒有懼怕的信息之外,更突顯了現實中爺爺雖然已與世長辭,但在「我」的生命裏,不但從沒離開過,更默默陪伴「我」成長,字裏行間洋溢真切情意。
此外,文中部分細節寫得不俗,如第13段寫眼睛痛,但因為經歷了徹夜痛哭,所以分不清是因為爺爺離世還是因為眼睛疼痛而哭,細心讀來,其實是失去至親,過於傷痛、失去方寸之故;又如第2段以熱鬧之人事與爸媽的沉默造成對比,表現出「我」的惶惑,並逐步推展情感,自然而不過於濫情。
最後,有一點建議修正:第10段中先寫堂哥,後轉成寫表哥,恐為手民之誤?
■文評人
游欣妮
(喜歡手作、閱讀、寫作。)
整理:陳綺雯
圖:資料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