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 紛引習說法 議員倡郵輪碼頭體育館隔離
【明報專訊】立法會大會昨日起一連3日舉行視像會議,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會議先討論「走出疫境」的主題。多名議員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說法,指港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促請港府統籌動員社區資源抗疫,包括將體育場館、郵輪碼頭等用作隔離中心或疫苗接種中心,並整合私營醫療系統抗疫;有議員建議政府結合中西藥治療,邀請相關內地專家來港與本港中醫制訂治療方案。會議昨日傍晚休會,今日續會辯論。
李家超:兩地知道「快」的重要
因外傭初步確診正居家檢疫的政務司長李家超就致謝動議開場致辭,他指出,疫情發展「急速和凌厲」,大大超出港府檢測能力和隔離設施數量,對治療確診者設施製造莫大壓力。他並匯報上周六(12日)到深圳出席疫情交流會情况,指港府已成立由他統籌的5個工作小組,又稱內地和特區都知道「快」的重要,雙方會以「實施一項、執行一項、推出一項」的目標,盡快以階段性實行有關工作。
多名議員引述習近平稱要「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和資源」,要求政府統籌動員社區人力、資源,綜合建議,不少議員促請政府將體育場館、郵輪碼頭、高鐵站、空置校舍等作隔離中心或疫苗接種中心。其中社福界議員狄志遠稱,不少社福機構願意協助抗疫,希望政府能號召社會力量參與抗疫,令市民對政府更有信心及歸屬感。
籲邀內地專家助港訂治療方案
民建聯黃英豪(進出口界)和自由黨李鎮強(選委會界別)建議港府,邀請內地中醫中藥專家組來港,李鎮強指中國工程院提過中藥可有效控制輕症轉重症的比例,建議請內地專家來港與本地中醫界制訂治療方案。選委會界別、經民聯梁美芬說,有港人拒絕內地醫護來港,但她認為「救命優先,其他是小事」,強調「香港法律絕對容許內地醫護團隊來港協助救治」。
選委會界別議員陳凱欣建議,以戲院作臨時接種中心,打完針的小孩可獲贈爆谷。民建聯周浩鼎(新界西北)建議政府派外展隊到學校設接種站,以解家長難以為子女預約打針的困難。工聯會吳秋北(港島東)建議用緊急法打通防疫規例;選委會界別林智遠則建議,在必要時用緊急法控疫,如限制外傭外出。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