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暫不加息 表明3月利率升
料通脹上半年5% 年底前降至3%
【明報專訊】加拿大央行未如所料般在昨(26日)加息,但央行行長還是表示,雖然暫時維持0.25%的基準利率,但時間不會太久。
央行行長麥克勒姆(Tiff Macklem)表示,央行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現有的接近於零的水平最少到春季。這表明央行2年多來的首次加息會在三月初,央行更新利率政策時實施。他預計,今年通脹上半年會是5%,年底前下降至3%,而今年加國經濟增長是4%。
央行下次議息在3月份,離現今5周。
自2020年3月疫情開始爆發以來,加國經濟隨即陷入低迷,30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央行的利率此後便一直處於最低水平。之後聯邦政府採取前所未有的財政刺激措施,加通貨緊縮問題得以緩解,避免了「大蕭條」之後的緩慢復蘇狀況。
而在昨天,央行表示過去幾個月的經濟反彈強於預期。「雖然疫情對各個行業的經濟活動影響並不均衡,但央行的管理委員會(Governing Council)認為,經濟的整體疲軟狀況已被吸收,滿足了制定央行政策利率的前瞻指引中所羅列的條件。」
央行認為,加國經濟目前正在全速運轉,勞動力市場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而這一點是衡量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展望未來,管理委員會預計利率將需要增加,至於加息的時機和速度,則以央行承諾實現的維持2%通脹目標為準。
麥科勒姆表示,需要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脹。加拿大人應該有加息的心理準備。
2021年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長率達到5.8%,足以抵消Omicron病毒導致的經濟再次萎縮,使本季度仍能實現2%的增長。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央行對付經濟衰退的行動已經過於成功,因此以為央行會立即加息而不是要拖到幾個月之後。對此麥克勒姆解釋稱,在整個疫情期間,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態度經過了深思熟慮。
「我們注意到Omicron病毒的迅速傳播將抑制第一季度的支出。因此,我們決定今天保持政策利率不變,但取消將利率維持在最低水平的承諾,並暗示未來利率有望上升。」
1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年同期飈升4.8%,是自1991年以來的最大漲幅。央行的控制目標是2%,即1%至3%左右。但自去年4月以來,加國的通貨膨脹率一直超出該範圍,令家庭和企業開始認為,高通貨膨脹將持續到未來。
有許多交易員和經濟學家認為,央行會希望通過突然加息,來破除這種心理。而麥克勒姆一直以來的態度卻是「別着急」,並且一直在告訴家庭和企業,在2022年年中之前,他們都可以有超低的借貸成本。因此如果本周加息的話,會削弱央行的信譽。
CIBC首席經濟學家Avery Shenfeld表示,如果加拿大獲得有關Omicron病毒的更好消息的話,預計加拿大央行將在3月加息。
加拿大商會首席經濟學家塔普(Stephen Tapp)也表示,央行並未說明加息的時機或幅度,但在整體通脹率處於30年高位之際,推遲首次加息的決定將在金融市場引起爭議。加拿大央行警告稱,第一季度通脹率可能會攀升至5%以上,然後在年底前放緩。到2022年底,價格增長速度預計將放緩,但全年通脹率預計將達到4.2%,高於該央行10月份預測的3.4%。
央行的調查顯示,加拿大人也預計通脹率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而通脹率居高不下的時間愈長,加拿大人就愈有可能相信他們將在長期內保持高位,銀行擔心,這可能導致價格暴漲。
央行估計2021年經濟增長率為4.6%,比10月份的預測下降半個百分點,現在預計2022年實際GDP增長率為4%,低於4.3%的預測。
據央行稱,今年調低增長率預期的部分原因,是由於Omicron病毒的影響,同時政府暗示要放緩支出的時間早於預期,還有供應鏈問題。
而未來可能還會出現更多變種病毒,還有更多的國內外限制,這也使前景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