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人才 浸大中藥學增名額

[2021.11.18] 發表

【明報專訊】政府近年致力發展中醫藥,浸大下學年將增加中藥學學士課程收生名額至約20個。該課程主任陳虎彪稱,本港中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將落成,但本地中藥人才較少,故需增學額培育相關人才。陳又說,內地中藥市場大,亦有較多機構研發新藥,惟該課程本港畢業生以往無人到內地工作。他認為本港學生對內地仍有顧慮,建議他們多了解當地環境,嘗試到內地發展。

無港畢業生北上 盼學生多試

八大之中僅浸大提供中藥學士課程,下學年該課程首學年學額將由現時的15個增至約20個,該校以及港大、中大亦開辦中藥碩士課程。位處將軍澳的中醫院料2025年投入服務,政府亦會於醫院旁興建中藥檢測中心,陳虎彪難言本港未來需要增加多少中藥人才,但稱現時市場能容納各大學中藥課程的畢業生。

陳說,本港研究、開發中藥的機構較少,內地則較多做新藥研發,市場需求亦較大,但過往該課程沒本地畢業生到內地發展。他看好大灣區發展前景,稱當地薪金貼近本港,惟本港學生對內地市場仍有顧慮,陳鼓勵他們多了解內地環境,嘗試到外地發展。至於如何推動本港畢業生到內地工作,他「還沒想到特別好的方法」,認為需時讓學生探索大灣區。

中醫薪金高中藥六成

浸大:人手已過剩

根據浸大資料,去年中醫學學士畢業生平均薪金約2.3萬元,較中藥學畢業生高約六成。不過陳說,中醫師除面對本地競爭,亦有內地中醫畢業生來港應考執業試,加上本地中醫師人數接近西醫醫生,認為中醫師在本港人手過剩,相反中藥人才則較少。

浸大已公布大部分課程今年大學聯招(JUPAS)收生平均分數,按4個必修科加2個選修科計算,分數最高課程是中醫(27.83),其次是體育及康樂管理(25.63)及社會工作(25.57)。中藥學今年收生平均分為24,共206人將該課程放於首三志願(Band A)。至於浸大「王牌課程」傳理學學士(榮譽)(新聞與數碼媒體∕公關及廣告)則未公布今年收生分數。

更多教育
疫下無家者
【明報專訊】7所社福機構合辦的「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調查2021」10月26日公布統計結果,發現全港無家者人數為1532,與社署2018年同類... 詳情
時事點對點:「族內歧視」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2021年10月18日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多名議員關注內地來港者受「中傷」問題。周浩鼎稱《種族歧視條例》雖禁止「... 詳情
Data解密:跨國企業在港發展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改變了全球經濟發展的軌道。在人口流動大幅減少的情况下,香港及全球的經濟模式都受影響。其中最大的改變是不少企業的工... 詳情
概念解碼:國有企業
【明報專訊】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資料顯示,國有企業是指由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履行出資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 詳情
爆point大全:香港經濟轉型的優勢與挑戰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本地生產總值佔比最高的行業是服務業,佔2019年本地生產總值的93.4%。惟長遠而言,只依賴金融和地產產業難...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