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寶農場未見收地行動
【明報專訊】納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粉嶺馬屎埔村,收地限期陸續屆滿,餘下約20戶村民及農戶,部分仍未獲安置或賠償,遷出限期原定為上周一(12日),獲地政總署口頭通知本月底為「最後限期」,而有村民說,昨午當局曾派員收地。有村民批評安排不清晰,質疑當局「先清拆後安置」,擔心重演5月的突襲收地。
村民:地署口頭通知月底最後限期
68歲村民關漢貴一家的搬遷「死線」原為上周一,而在5月28日馬屎埔東村5戶被地政總署要求在15分鐘內遷出並拆屋,當中包括關家副屋(前「田邊故事館」)。關漢貴當天不獲准入屋執拾,幼女的居住證明文件因而遺失,一家遲遲未能完成安置程序。關的九旬母月初向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暫緩收地。司法覆核未有結果,關家已開始收拾主屋的家當,憂地當局再強行入屋清拆。
馬屎埔村口自5月28日後多了不少示威字句,如「反對流氓式收地」。關稱,自5月28日後,不少已逾搬遷限期的村民搬走,質疑當局「突襲」只為嚇唬村民。
在村內成立11年的馬寶寶社區農場早前表示獲通知昨為清場限期,周日舉辦最後一次農墟後,陸續收拾物件,惟昨未見當局到場收地。
昨收3戶 兩已遷一未談妥補償
村代表之一陳伯稱,地政總署上周向7月12日搬遷期限屆滿的約20戶口頭承諾,月底為最後限期,確實日子及行動則無從得知,令未遷出的村民人心惶惶。陳又稱,據他所知地政處人員昨到馬屎埔西村限期屆滿的其中3戶收地,當中兩戶已離開,餘下一戶因未商討好搬遷及補償安排,暫未離開。
關漢貴一家在馬屎埔村耕種逾半世紀,原本種菜為主,但自約20年前對面屋苑帝庭軒落成,阻擋日照,蔬菜難有足夠陽光,便改為種果樹。夏天正值荔枝收成期,但自2018年起,因對面新樓地盤疏導工程未完善,每逢雨天經常有大量水湧入農田,令荔枝樹不再有收成;至於龍眼樹,他說不少人誤以為村內沒人,一有收成便擅自摘掉。
關說,他不像母親及弟弟般要求安置上樓,只盼獲分配農地復耕,至今未有政府人員與他聯絡復耕事宜,而供復耕的地僧多粥少,土質亦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