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哮喘癌症病人染疫率低
【明報專訊】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癌症患者染疫後出現重症的風險較高,但在本國首波疫情爆發期間,這類病人的確診病例數字竟出奇地低,至於哮喘和冠心病患者檢測呈陽性的個案亦較少。
有關研究結果周二發表於《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這是根據去年3月至6月期間安省近1,470萬民眾的數據而得出有關結果。研究首席作者兼安省非牟利的臨牀評估研究機構ICES傳染病流行病學專家桑德朗(Maria Sundaram)向「環球新聞」(Global News)表示,檢測和獲取醫療服務的不公平情況而非生物因素導致這種關聯,「這種不公平情況確實不僅令我們無法更好地應對疫情,還會損害科學。」
研究顯示,長者以及失智症和腎病患者檢測呈陽性的機會較高;相比之下,在2019-20年流感季節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群,確診可能性較低。桑德朗說:「這個組別的人士更經常接受檢測,他們熟悉醫療保健系統,也許他們在獲得醫療服務方面的障礙亦減少。因此,他們從根本上已處於更有利的位置,以確保其健康良好,若有擔憂,他們可以接受檢測。」
桑朗德指,跟五分之一的較高收入社區相比,在人口密度高、少數族裔及新移民比例均較高的地區,檢測機會較少;然而,決定地區健康水平的社會因素,包括家庭人口密度、必要工作性質、學歷低、及新移民狀況等,跟檢測陽性的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作者強調,當局必須向高風險社區增加和重新調配防疫資源,「我們的研究結果還表明,應將疫苗接種工作重點放在最高病發率的社區和工作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