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拆解:推廣素食 提升生活素質?
【明報專訊】◆資料A:(圖A)
◆資料B
宣揚健康、低碳和環保飲食方式的跨國社會企業Green Monday,2020年5月宣布推出全植物成分新產品「新餐肉」,味道口感與傳統午餐肉無異,但成分更健康。發布會上該企業邀請飲食博客和記者試食,他們普遍認同新餐肉色、香、味都可以媲美豬肉製午餐肉。與一般豬肉製午餐肉相比,新餐肉熱量低40%,總脂肪低49%,鈉含量低62%。此外,新餐肉沒採用硝酸鹽作防腐劑,未開封前保質期長達12個月,只需冷藏在零下18℃的環境。此外,配方中加入椰子油,令產品毋須花時間解凍,可以直接落鑊煎。據食品科研公司OmniFoods委託IPSOS在香港調查顯示,88%受訪者表示對產品有興趣,當中42%非常有興趣,反映消費者十分期待市場出現可以取代傳統午餐肉的產品。新豬肉已經在香港、澳門、內地、台灣、新加坡、泰國、加拿大等10個國家或地區有售,銷售點(包括食肆)逾1.5萬個。
OmniFoods另有為華人喜歡吃的雪菜肉絲米粉等而研發新產品純素植物肉絲,不含膽固醇,低飽和脂肪,卻含高植物蛋白質,每100克有18.6克蛋白質,亦含有膳食纖維及豐富鉀質、鈣質、鐵質,並加入葵花籽油,亦沒有激素及基因改造成分。若與半肥瘦豬梅頭肉相比,新肉絲熱量低48%,總脂肪低76%。
過去大多數人因健康、動物權益、宗教原因茹素,隨着氣候變遷,更多人因為保護環境原因而茹素。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報告顯示,在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中,飼養牲畜就佔了14.5%。此外,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大部分的植物食物都是低碳之選,碳排放比動物食物低10至50倍。
全球豬肉供應由2018年下半年起開始受非洲豬瘟影響,加上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全球爆發、美國多家大型肉廠停工,供應問題更嚴重,正好給予植物肉發展空間。不過,動物食物含優質蛋白質等營養,英國一項研究顯示,只吃魚類產品、素食和純素食志願者中患心臟病的比例比食肉志願者低,但他們中風風險卻比食肉者高出20%。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BBC News報道;綠色和平網頁
■題目
卷一 資料回應題
「加強推廣素食有助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解釋資料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 (8分)
◆拆題
?須就加強推廣素食對提升香港市民生活素質作多方面的解說
?解說內容須充分運用資料輔以說明
?答題時須考慮不同程度的論述,正反兼備
■學生試答:.概念化.回應題眼.說明推論.資料引用
學生答題∕教師評語∕(圖表)∕
◆總評
學生答題時能充分運用資料內容,按不同層面分述加強推廣素食對港人生活素質所帶來的影響,亦有嘗試以不同角度論述。惟如何提升生活素質的解說較簡短,題目中「推廣素食」中的「推廣」亦未見着墨。以平衡資料運用、解說能力及概念理解等方面而言,此為中上層級的作答例子。
成績:6/8
文:中聖書院關惠蓉老師
[通通識 第7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