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會議音質差 國會傳譯員怨損聽力
【明報專訊】自從國會因疫情而被迫改為視頻會議方式以來,許多為此提供翻譯服務的口譯員,每日要忍受筆記本電腦中傳出的模糊且斷斷續續的聲音,導致耳鳴、頭痛、噁心等病徵,令這些翻譯擔心聽力受損之後飯碗不保。
為國會提供同聲翻譯服務的加格農(Nicole Gagnon)稱,國會如今都採用電腦視像會議的方式開會。但通過筆記本電腦麥克風傳出來的聲音很模糊,有時網絡聯接又不順暢,導致語音也是斷斷續續或帶有噪音,這令她的聽力受損。
作為自僱人士的加格農,從事英法語互譯工作已有35年,在國會工作也有7年。如今她和她的同僚出現的聽力受損病徵很多,有耳鳴、頭痛、噁心和聲震(acoustic shock)等。「現在肯定會感覺比平時更疲勞,有難以言表的疲勞感。」
在視像會議過程中,國會議員的發言往往是高分貝,迫使翻譯也要提高聲調,這進一步增加了口譯員的身體和精神壓力。
「如果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嘗試說出什麼,再加上中途失去聲音或圖像凍結的問題,都會使你難以集中精力。但你又必須要克服這個困難,這種精神高度集中就會引起過度疲勞。」
去年秋天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口譯員遭受的聲音衝擊事件的數量上,加拿大在81個國家中排名第13位,六成的加拿大受訪者報告了典型的創傷症狀。
加格農從屬的協會有70位認證口譯員,協會的調查顯示,有60%以上的被詢問者都曾經歷過聽覺問題,迫使他們不得不請假。
國際會議翻譯協會加拿大分會稱,自去年4月以來,國會的翻譯員上報的傷害個案超過100次,是過去20個月所提交傷害報告總數的3倍多。
國會下周復會,而正式工作人員中的口譯人員,仍有15%還在休假,兼職的口譯員中,請假的也愈來愈多。再加上Zoom視像會議的程序繁瑣,使得口譯員的輪班時間縮短,口譯員紛紛要求轉移到非視像任務,從而導致可用翻譯人員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