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升破2.5萬美元 9月漲4倍
央行勁印鈔削弱貨幣價值 資金轉捧另類資產
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今年再度爆升,據Coindesk數據,比特幣昨日上午升穿25000美元(約19.5萬港元),曾高見25011美元,較3月低位4900美元累升高達4.1倍,被網民戲言「Merry Bitmas」。分析認為今次比特幣瘋漲,與疫情下各國央行大量印鈔紓困,傳統貨幣價值下滑有關,促使投資者把比特幣當成近似黃金的替代資產,加上部分金融機構如PayPal推波助瀾,令比特幣升勢轉急。然而,「末日博士」魯賓尼(Nouriel Roubini)警告,比特幣不屬資產,上漲完全由於市場被操控,不應該出現在投資組合內。明報記者 陳子凌
比特幣是次升浪於10月開始,並於12月急速上漲,不足一個月接連升穿20,000美元、21,000美元等關口,聖誕期間升勢仍凌厲,昨日一度突破25,000美元歷史高位(見圖),其後雖回落至24,800美元左右水平,但與3月時低位4900美元比較仍累升逾4倍。
分析:投資者希望有新避險資產
分析認為,今次比特幣受追捧與華爾街投資者有關。據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指出,包括機構及傳統投資者都採用比特幣,是推動比特幣今次升勢的原因之一;例如美國知名對冲基金經理保羅.瓊斯(Paul Tudor Jones)5月曾表示,已經把投資組合2%買入比特幣,因為疫情期間各國政府印鈔救市,令傳統貨幣價值大減,雖然黃金作為傳統對冲資產表現仍良好,但投資者更希望有新避險資產。
主要金融服務公司採納比特幣也助推升勢,商務智能軟件公司MicroStrategy於8月斥4.75億美元購買比特幣,是首家配置比特幣的美國上市公司(見表);美國移動支付公司Square在10月斥5000萬美元購入比特幣,並將比特幣納入財務投資;同月PayPal亦宣布,支援用戶購買、出售並持有比特幣。就連有近170年歷史的美國萬通保險,早前亦斥9846萬美元購買比特幣。這些公司加入比特幣行列,無形中令普羅大眾更方便接觸到比特幣。
「末日博士」:純屬投機 不應買入
不過市場非一致唱好比特幣,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魯賓尼(Nouriel Roubini)便警告,比特幣不算貨幣,亦不屬記帳單位或支付手段,甚至不屬於資產,意味其沒有收入和實際用途,唯一屬性是投機,價格上升不是由基本因素驅動,而是由「大鱷」操縱,因此比特幣不應該出現在散戶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