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憂只分兩級受輕視 羅范今撐通識科改革

[2020.12.04] 發表

【明報專訊】高中通識教育將去除科名、削課時、修改課程,當年教改力推該科的前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現任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圖)撰文,稱通識培育不少慎思明辨的青年,但指「異化」事例屢見不鮮。羅太當年力推通識科必修必考,教育局當時反對考試只設「及格、不及格」,因恐這未能引起學校及學生足夠重視。對於教育局擬將考試改為只分及格、不及格,羅太就說,如今學生普遍對通識課的互動學習感興趣,加上仍是必考,相信改制後,學生學習熱忱不減退。

教協理事張銳輝稱,通識7級制下,學生可取得最高5**(等同7分),獲好成績有助升學,但日後只餘及格、不及格,能力高的學生也只最多取「及格」(等同2分),反問「是否懲罰通識表現突出的學生?」同時,其他科目仍維持7個評級,即使學生對通識有多大興趣,現實中也要顧及升學,無奈地要分配時間予其他科。

批教師不熟課程 考試側重政治

去年坊間對通識科受抨擊時,羅范椒芬曾稱,通識教育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若無通識,可能有更多年輕人只看社交媒體信息而「衝出去」。至教育局近日公布改革,羅太今日於《明報》觀點版撰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力撐改革能「正本清源、回歸初心」。她提到通識異化,包括「教師不熟讀課程,公開試側重政治」,以及教科書問題,她稱審閱了10本「現代中國」書,內容描述負面事件多,如709維權律師被捕失蹤、官員貪腐,稱即使是基於事實,但由於缺乏歷史脈絡和發展規律的鋪陳,令學生只看到現象而不明因由。

羅太又支持課時減半,稱相信教育局「經過通盤考慮高中課程的設置,以及其它學科對額外課時的需求」,而安排學生往內地考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國家的發展,「可以省下數十節課時」。

張銳輝斥放大負面 引大眾誤解通識

張銳輝稱,對羅范椒芬言論感悲哀,當政治風向轉變,「作為一個人可否講番人話?」,異化的不是該科,而是說這些話的人。他質疑攻擊通識的人,沒有列舉一些普遍的實例,而是針對個別教師、課文,將一兩個教科書例子無限放大,然而,這些例子可能就是用來對照正反兩面、讓學生討論現况,「他們的言論令大眾誤解通識只教負面,他們才是令通識異化」。他稱,課本正反兩面資料也有,強調通識講求多角度思考,倘以「只能報喜不報憂」視角去看待課本,才會覺負面資料不當。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升中「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展開,明年9月升中一的學生家長需選校。據教育局早前的人口推算資料,未來中一適齡人口應按步上升。教育局昨回... 詳情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疫情衝擊本港經濟,影響不少家長收入,有學校寬免學生繳交部分費用。根據《中學概覽2020∕2021》,觀塘的梁式芝書院稱因... 詳情
港大網上畢業禮 張翔籲學生勇敢剛強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疫情下,不少大學畢業禮移師網上,香港大學昨日亦於網上完成第203屆學位頒授典禮,並頒授學位予近9400名畢業生。校長張翔... 詳情
一校之訓:真理使爾 得以自由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明報專訊】「真理使爾得以自由」, 為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的校訓, 由首任校董會主席、聖公會港澳教區前主教白約翰所揀選。 主... 詳情
一校之訓:用真理解開內心枷鎖
【明報專訊】鄭航勇校長認為,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的校訓有三層意義。首先,是《聖經》的本義;然後是認識世界運作的道理,「因為上帝創造萬物,衍生來...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