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光影: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上癮現象與後果——《願者上網》
【明報專訊】如果說我們都已是社交媒體的奴隸,甘願成為大商家的賺錢工具,也許有同學會不自覺暗生反感,甚至強烈反對︰「我相信大家都有自主能力,何G時移世易,衣食住行、交友娛樂都已難脫離互聯網,用得其所就行吧!」大家都聽過類似辯白,但事情豈是這樣簡單。
最近在全球掀起熱議的紀錄片《願者上網》(The Social Dilemma)就告訴我們殘酷的真相。俗語常謂「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社交網站與網絡搜尋器提供免費服務,這些科技巨擘卻富可敵國,靠的是海量的廣告收入。跟昔日報刊、電視等平台提供娛樂和資訊引人觀賞再附帶廣告不同,社交網站吸引用家自己上載內容再經平台分派,並按用家喜好送上廣告;前者憑事後得知的收視率審視成效,難以同步,後者則可時刻監察用家留駐的時間和方式,整理成大數據作複雜運算,瞬間就可調整並帶領風向,其高效精準可謂以千百倍計。
Like數不如人 焦慮抑鬱
科技公司無所不用其極投網民所好,初心可能是想有益世人,結果卻招致預計不到的禍患。例如「Like」鍵的發明,原意是鼓勵網民多互相讚美、打氣,宣揚正能量,但同時設計者也深知人類期盼他人認同,得到「Like」的愉悅感更勝於做運動、打電玩,簡單如響鈴般的「通知」功能,已能令人期待且心癢不已(到底是誰在留言,是讚好還是責罵?),紀錄片中有學者就表示「社交媒體是一種毒品。社交是人類基本的生理需求,會直接影響釋放多巴胺的獎賞路徑,這機制背後有數百萬年演化基礎,讓人類聚居在一起……社交媒體這種工具能讓人與人有最好的社交管道,但也可能造成上癮」。設計者利用人性弱點,使人長期關注網絡增加廣告收益,上癮者會因為看不到即時動態而變得暴躁,也有人會因為「Like」數不如人而焦慮、抑鬱,嚴重者甚至會尋死以逃避網絡批評。上期我們談到恐怖片《整容液》,主角寧願換皮、殺人以求美貌,起初也是為了求「Like」。
網上分化 衝擊現實政治日常生活
社交媒體掌握我們一言一行的規律與喜好,根據演算法派送資訊,於是大家聽到的不是多元聲音,只是朋友圈中一小撮跟自己同聲同氣者;各位以為自主選擇要觀賞的影片,其實可揀選的全是平台提供的建議。我們若無自覺,久而久之接觸的事物便會愈來愈窄,假新聞、陰謀論、偏激思想也容易乘虛而入,事實上近年不少民主國家已發現社交媒體令社會漸趨分化,人民不願意交流溝通,衝擊真實政治與日常生活。這紀錄片不少受訪者來自各大科技巨擘,有的曾是主要設計師與推動者,他們正是看到上述負面影響,是以出來大聲疾呼,希望世人關注。
建立自覺 參與真實活動
那麼我們可怎樣擺脫社交網絡的牢籠?吊詭地本文也可能是經演算法才能進入各位眼簾。紀錄片以仿經典動畫《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2015)的情緒控制台誇張地呈現科技公司操控我們的手法,非常生動,我認為大家必先建立這份自覺,知道當中利弊,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用社交媒體之法,不會變成真人扯線公仔版阿燥或阿愁。紀錄片最後10分鐘的提點,同學們不妨參考︰關掉通知功能、自限上網時數、開放接觸正反不同意見的資訊、多參與真實社會的活動。但願大家都能善用網絡,不會願者上「癮」,成為社交媒體的甕中之鱉!
.陳廣隆 - 中文教師,影評人,「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著有《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文:陳廣隆
圖:網上圖片、法新社
[語文同樂 第4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