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灣區利港創科發展?

[2020.11.12] 發表
國家科技部在香港6所大學院校建立了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香港學者累計贏得國家逾百獎項。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中央於2019年2月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將大灣區建設成「具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香港常被批評創科發展落後於鄰近地區,大灣區規劃有利本港的創科發展嗎?

增加人才

2019年11月時任創新及科技局長楊偉雄於網誌表示,創科人才培育更重要是為人才提供看得見和觸得到的前景及機會。他說,「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及建設中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預期為本港創科產業額外創造逾5萬個新增職位,相信未來本港創科人才庫、職位與機會將大幅增加,為年輕人帶來更多希望。

2018年11月港府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備忘錄,於香港設立院屬機構,並商討在港深創科園建立「大灣區創新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指出,過去香港的科研界別一直有與中科院合作做中下游的研究,若在港建立創新研究院,可解決香港研究基金及人才不足等問題,帶動香港科研發展,而港深創科園亦方便中港人才合作,解決科研「人才荒」。

憂本地人才荒惡化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認為,中央雖提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業在內地發展等,卻只提出香港人才走入內地,擔心本地人才荒惡化,構成惡性競爭。

政策及硬件配套

廣東省政府2019年5月印發《關於加強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表示2020年於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自貿片區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以及在2025年於珠三角9市各建立最少一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港府及深圳市政府於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港深創科園,2020年10月元朗區議會會前文件披露最新發展進度,港深創科園將提供120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為現時科學園區3倍,首幅土地2021年底前交付,會優先發展醫療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機械人等6個研發領域。

香港科學園區租戶Insight Robotics的創辦人兼首席科學官岑棓琛稱,現時香港科學園區相當爆滿,中小企及其他小團隊亦要輪候較小型單位,認為市場有需求,相信港深創科園可便利在深圳居住港人或有意發展大灣區市場的創科公司。

有利科研產業化

香港科研水平高,而大灣區城市如深圳長於科技產業化,大灣區規劃有利兩地優勢互補。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鄧淑明表示,香港在不少頂尖的科研範疇全球聞名,如人工智能(AI)相關研究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及影響力(H-index)在全球排第10,惟「官產學研」生態系統未成氣候,少有把科研技術產業化並推出市場。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稱,本港學者過去不少研究結果未有轉化成下游產業,認為必須改變這不良生態,與內地合作須包括產業界,尤其與大灣區加強緊密合作。徐立之亦稱本港能充當投資融資平台及作上游科研,結合深圳等內地其他城市的產業效能,建造上、中、下游科創有機生態環境。

◆知識增益

內地建造「香港城」

2019年5月特首林鄭月娥往肇慶考察及訪問,肇慶市長范中杰提出於肇慶新區建造「香港城」,有醫院、學校、身體檢查中心、商場等配套,同時建設港企創新產業園,望港青可於當地創業,長者亦可於城內生活養老。早前民建聯亦建議於珠海市桂山島建「香港城」,可提供大量住屋單位,亦可建成新型經濟中心。

立法會議員梁志祥、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朱兆麟2020年7月在《明報》撰文稱,在內地建香港城,土地既充裕,有助醫療研究、電子及通訊產業製造等高新科技產業的發展,亦帶來多元就業機會。但有內地網民反對桂山島建「香港城」建議,認為香港應自行解決土地問題;亦有稱近年廣東重視海洋生態,嚴控近岸填海,相關建議較難落實。

.大灣區青年發展(圖)

■模擬試題

◆資料A:圖表

大灣區城市 2020年平均薪金增加幅度(表)

◆資料B:評論節錄

粵港澳大灣區列入國家發展策略至今3年有餘,由概念逐步化為行動。中央宣布多項政策拆牆鬆綁,包括擴大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範圍、香港居民可申領內地居住證、港人大灣區其他城市置業可享當地人相同待遇等。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持續加快,政策亦支持港澳青年赴穗創業。

本港旅遊及零售業過去吸納大量勞動力,經歷反修例風暴和疫情衝擊,可見將來難復舊觀,開發大灣區,可以是協助吸納本港勞動力的一個方法。

資料來源:〈克服疫境再上路 香港更需大灣區〉,《明報》社評,2020.09.29

◆資料C:民間智庫研究(經刪節)

民間智庫組織MWYO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2019年8月下旬至10月訪問1001名香港青年對在大灣區的就業意願:

對內地生活質素觀感和內地工作經驗(見表)

研究就社會治安、環境保護、醫療衛生、食物安全、資訊自由和民主法治等範疇訪問青年對內地的觀感,當中持頗負面/非常負面看法的觀感均多於六成。其中對內地資訊自由和民主法治的觀感最差,持頗負面/非常負面看法的受訪青年分別佔86.1%及83%;焦點小組的訪談內容當中,香港青年反映對內地法制和自由的觀感比較差的原因包括:難以預計的人為因素、行內人才知道的不成文規則、人治凌駕法例等。

資料來源:〈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就業的可能性及政策建議〉,MWYO青年辦公室,2020.05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A及資料B,解釋吸引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發展的兩個因素。

(2) 根據資料C,試舉出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發展的一個障礙。

◆延伸回應題

(3) 「推動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發展對香港社會發展利多於弊。」

你同意這看法嗎?論證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見另文)

■相關概念

創新科技產業(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人口流動(population flow)

身分認同(sense of identity)

[通通識 第673期]

更多教育
圖表拆解:香港準備迎接AI否?
【明報專訊】◆資料A 市民及企業對AI的準備度指數(滿分100)(見表) ◆圖表解讀 資料A羅列了香港市民和企業對於人工智... 詳情
星級例子庫:社交媒體
【明報專訊】■(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全球化) 史丹福大學和紐約大學的學者於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前,邀請2844名每日使用社交網站fa... 詳情
摘星拆解:發展極限運動  限制大?
【明報專訊】◆資料A 三種極限運動簡介(見表) ◆資料B 英國著名飛躍道(parkour)團隊Storror 2018年將... 詳情
新聞測驗:
【明報專訊】■(今日香港、公共衛生) 1.憂慮新冠病毒及流感夾擊,2020年10月巿民對流感疫苗需求大增。但有國家出現多宗接種流感疫苗... 詳情
【明報專訊】1.B  2.A  3.D  4.B  5.C  6.C  7.A  8.A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