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為詩搭一間音樂木屋——黃衍仁
【明報專訊】「我又真係從來無諗過呢個問題」──整場訪問堙A這可能是黃衍仁最頻繁提到的一句話。但他並非一個不擅思考的人,喜以詩入歌,探索粵語帶來音樂調性的限制以及可能,曾與多位本地作家合作將新詩譜曲,包括廖偉棠、曹疏影、陳滅、飲江等。2013年他發表了首張專輯《逆風吐痰》,在逆風中吐痰,飛沫就會反撲回臉上,黃衍仁正是想借助表面看似矛盾兩極事物,探索其中真實、美好的連結。詞語的配搭帶出張力,但他認為這不是訓練而來的,「而是你本身是個怎樣思考的人,自然會寫出怎樣的東西」。
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不少人認識黃衍仁,是從他為香港作家劉以鬯小說《酒徒》選段配曲演唱的影片開始,略帶迷幻的音樂和低沉的吟唱聲調,成為一些人對他的固有印象。黃衍仁對這些評價不置可否,但強調藝術不是要厭世、慘情、鼓吹黑暗,而是通往美好事物的路徑或形式,像他填詞的《絕望是一種福音》:「絕望是一種福音/我願共你分享/旗幟燃燒過後的灰燼/可滋養這片土壤」。另一個例子是香港詩人陳滅的詩作《說不出的未來──回歸十年紀念之一》,透過語帶反諷的敲問,目的是反思我們在城市堨肮〞滷`態,這正是一種從泥濘不堪的現G,探詢明亮未來的方式,黃衍仁也被詩作的節奏和語調擊中,繼而譜成曲:
“ 寬頻人、信用人、保險人、問卷人
一伙一伙的聚集,夜了是時候變回自己
這裡是旺角,西洋菜街、通菜街、豉油街
生活就是這樣,但什麼改變了?沒有人記得
寬頻人可以給你優惠,但這是最後一天
信用人送你未來的贈品,要是你能填滿一個數
保險人教你相信未來:未來隨時都會變改 ”
詩奡ㄗ鴘滿u西洋菜街」,是一個改變黃衍仁生命軌[的地方。他在散文《西洋菜慢火滾八樓與我》這樣形容自己:「上了中學的我成績普通、不玩任何運動、不喜歡聯群結隊、也不喜歡聯群結隊的人……我看上去像『乖』學生、沒有壓力、也沒有東西需要反抗,因為外界只令我感到不痛不癢,但這種不痛不癢絕不是自由。」至於對大人的恐懼,「其實係一種很 general(籠統)儱P覺。就係,大人們好似知道自己做緊乜,好似真係理解呢個世界,呢個感覺既神秘又令人恐懼」。
轉捩點是中四那年,黃衍仁在旺角學聯社運資源中心認識到一些社會運動參與者,開始關注公共議題,以另一種方式理解世界,尤其是2009年的反高鐵運動,更是他開始填詞的契機:「是自自然然而來的,特別在參與苦行(示威者每走26步下跪抗議興建高鐵)之後,突然間歌詞就出現了。」香港歷年社會運動,不少都有黃衍仁參與的身影,例如皇后及天星碼頭保育、反高鐵、雨傘運動,再到去年的反修例運動,近20年的經歷,正是他消除恐懼的成長見證。
回應李白 跨越時代思考
文學也讓黃衍仁以另一個視角理解身處世界、消除恐懼,卻更為內斂。在黃衍仁身上未必能輕易看見他參與社會運動的激情,不論是訪問中的對答,還是講座結束後一路上閒聊,他都習慣先停頓沉思,再以不徐不疾的語速回應。但他又是一個相信直覺的人,例如他形容讀到曹疏影的《上海街自殺華爾茲》和陳滅的《說不出的未來》時,毋須誦讀,單看文字就能感受到內堛滬絳痋C自言閱讀量不多的他,就是靠茬o種對文字的直覺,精準找尋與其音樂風格契合的文學作品,譜曲成新的創作。他形容文字與音樂的結合,是以曲調搭建木屋,容納詩歌:「你需要想像這位詩人在創作時的狀態,不能說我喜歡hip hop,然後加進去,這是不可行的。」
訪問時,黃衍仁剛抵達台北不久,尚有5天才結束強制居家隔離,電腦屏幕上的他身穿寬鬆居家服、手拿罐裝飲料:「現在的感覺不止是還未到台灣,我覺得自己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在這飯來張口(黃衍仁語)的14天堙A他透過酒店的玻璃觀看台北,感覺既親近又疏離,但他不認為物理上的空間會阻礙理解,因為相隔海峽的台灣人對香港時局十分關注,今年「臺北詩歌節」甚至以香港為其中一個大主題。
黃衍仁認為空間不會成為文化溝通的障礙,更難克服的可能是時代造成的隔閡。在現行的中文科課程框架中,學生需要接觸古典文學作品,這或許會引來疑問:為何我們要閱讀幾百年前的人所寫的作品?黃衍仁也有類似的反思,他的歌曲《行路難》回應了李白的同名作,「你知道自己選取的(回應對象)是一個很偉大的作品,所以如果做得不好,是件很『醜怪』的事……在社會運動的當下,這首詩會引起許多聯想,單是『行路』已經會有許多投射,例如街頭,例如未知何時完成的旅程」。所以他從原詩的「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寫到:
“ 離地萬尺又踏著一聲悶雷
誰送我殉道者的面具帶著去紅藥丸的派對
白日夢裡黑影叢叢錯步又掉進這混水
湖面外眾聲呼喊誰是同類 ”
經典的文學作品往往有超越時空的深刻思考,黃衍仁認為一個當代的創作者,可以把這些作品背後的精神對應當下的種種,甚至跨越文本和媒介再創作,這便是我們仍會閱讀古人文字的意義。
■《行路難》
古典詩詞本身有其聲韻和節奏,但在黃衍仁的音樂理念堙A希望能打破固定原來的規律,《行路難》一作便是他在音樂和文字上,回應經典文學作品的嘗試。
文:韓祺疇
圖:韓祺疇、受訪者提供、「臺北詩歌節」提供、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4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