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宅經濟的衝擊
【明報專訊】不少工種難以居家工作,網購蔚然成風、消費文化改變後,宅經濟對社會、經濟及環境亦帶來挑戰。
打擊實體經濟活動
網購盛行嚴重打擊實體零售業,傳統商場和百貨公司須應付物流、人力、租金等高昂成本,未必能與網店競爭。2019年美國「黑色星期五」的網購銷售破紀錄達74億美元(約573億港元),按年增近兩成,實體店總銷售額則按年下降約1.6%。
疫情使全球零售業進入寒冬,減少門市似乎已成大型零售品牌共識,零售業前線職位削減 。Zara母公司Inditex於2020年6月公布,計劃將關閉旗下全球1000至1200間較小的分店,主要分佈於亞洲和歐洲。集團稱是因應市民轉變購買模式,轉戰網上商店,重組營運方式。
製造大量塑膠垃圾
無論是餐飲外賣還是網購均會產生大量塑膠垃圾,不利環境。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2020年9月表示,早前到50間食肆調查使用即棄塑膠餐具的情况,發現外賣量較疫情之前增加約五成,以環保署2018年數據作基準,他推算2020年即棄塑膠餐具棄置量約150億件。朱漢強引述環保署數字,2018年本港每日棄置在堆填區的塑膠餐具重約169公噸,相等於約2700萬件。他更擔心疫情過後使用即棄餐具會成為習慣,令外賣及即棄文化更盛行。
加劇打機成癮
打機是不少人的消遣、紓壓方式,但若沉迷及不斷「課金」(付費)則影響身心健康。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名為「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北區青年會2020年3至6月訪問410名15至40歲有「課金」習慣的網遊玩家,調查發現逾九成受訪者符合4項或以上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介定的電玩失調症診斷準則。受疫情影響,逾半受訪者每日會花3小時以上課金打機,有人甚至欠下債務。
非所有行業受惠
部分行業難以轉型,網絡經濟發展下或更受打擊,例如更多消費者選用串流媒體,到電影院的意欲降低,不利戲院的生意。大連萬達集團旗下的美國最大連鎖院線AMC於2020年10月警告,若電影觀眾不能回升,公司將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耗盡資金,正研究包括出售資產等方法集資。
疫情下在家工作成為全球大趨勢,企業或為減省成本而減少租用樓面,加上疫情衝擊經濟,寫字樓租賃市場首當其衝。國際私營房地產顧問萊坊2020年8月的《香港每月物業市場報告》指出,尖沙嘴寫字樓空置率一年內從2.9%飈升至7.5%,創15年新高,料至2020年底全港寫字樓空置率將升至11%以上。
或擴數碼鴻溝
若個人的消費、學習和工作等場所轉移到家中,人際交流減少,可能形成社交隔閡,遇困難時或更難獲得社會支援。社會上不同群體的資訊科技能力各異,如長者一般數碼知識較貧乏,難享受宅經濟的好處,更易因數碼鴻溝而造成不公。
或養成不良生活習慣
宅經濟離不開網絡和電子產品,長時間上網或衍生沉迷網絡問題,而久坐不動的生活模式和長時間觀看電子熒幕亦有損健康。疫情期間香港的學生長期留家網上學習,有眼科視光機構調查發現學童在疫情下平均每日花近10小時用電子產品,較停課前多1.1倍,他們在2020年2至5月的近視度數平均增加87度,較「一般情况」的75度增16%。
.宅經濟(圖)
■模擬試題
◆資料A:圖表
中國手機網民相關數據(括號內為佔手機網民比例)(表)
◆資料B:文章撮要
互聯網蓬勃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消費模式和環境,「宅」在家中消費的機會增,其帶來的新商機是為「宅經濟」。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多地民眾居家抗疫,但購物、娛樂、學習的需求仍在,刺激宅經濟發展,受益行業之一是網上購物平台。
美國網購平台龍頭亞馬遜為應付大量訂單,自2020年3月中起增聘約10萬名工人,並計劃再新增7.5萬個職位;香港的網購平台HKTVmall生意亦逆市大增,3月訂單總商品交易額錄5.31億元,按月升10.2%,按年則漲1.32倍。除了購物,部分人長時間待在家中,「煲劇」打機成為解悶良方,影音串流平台和遊戲業因而成為疫情中的贏家。
另一邊廂,疫情持續對實體經濟的傳統行業帶來衝擊,不少行業要停工,或因為少人外出消費,生意大受打擊,或被迫增強數碼競爭力,以免被市場淘汰。
資料來源:綜合報道
◆資料C:報道撮要
不少企業家認為,「宅經濟」本質上是互聯網經濟,核心是數碼化。新產品、新服務迎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是大熱趨勢,也是必然趨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稱,在資訊科技進步及普及、商業模式創新等因素影響下,宅經濟仍會繼續,並於未來以較快速度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2020年7月發表《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 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網上教育、互聯網醫療、網上辦公、數碼管理等15種新業態模式發展,將以國家政策全面支持。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着國家積極推動宅經濟、以及5G時代來臨,新機遇將隨之而來。但企業能否捉緊機遇,還是取決於自身實力。
資料來源:〈火紅「宅經濟」:意外崛起還是未來趨勢?〉,中國新聞網,2020.07.19
■資料回應題
(1) 指出資料A圖表中的兩個特徵。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指出和解釋「宅經濟」興起的因素。
延伸回應題
(3) 「宅經濟」的蓬勃發展改善了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各地民眾的生活素質。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此說?
(答題指引見另文)
■相關概念
經濟發展(economy development)
消費行為(consumer behaviour)
生活方式(lifestyle)
生活素質(quality of life)
[通通識 第6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