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注資已推遲裁員 學者:只力保不結業
【明報專訊】今年6月政府運用「土地基金」向國泰注資或借出最多292.5億元,4個多月後國泰仍難逃大裁員。政府消息人士說,政府的介入已將裁員推遲數月,且裁員幅度較外地獲政府補貼的航空公司為低。有學者分析,政府早前注資只是力保國泰不結業,若不裁員,恐怕政府很快要再注資。
陳帆:保航空樞紐 非為單一公司前景
被問政府注資後為何還容許國泰裁數千人,運房局長陳帆昨回應稱,6月時已表明注資是一項投資,最重要是保護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投資目的是為了維護香港長遠的競爭力,而非單一間航空公司的前景」,並確保香港的航權、保持香港的經濟引擎。財政司長陳茂波亦表示,注資是為協助國泰度過極端嚴峻的市場環境,維持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防範其對其他經濟環節的影響。
政府消息:要求裁員幅度低於外地
李兆波:無可避免 否則需再注資
政府消息人士稱政府的介入已把裁員行動推遲數月,政府也要求國泰裁員幅度一定要比外地航空公司低,指外地獲政府補貼的航空公司,裁員幅度25%至30%,國泰拉低至17%;政府的考慮不止是國泰,而是整個航空產業,但如國泰不減成本並重整,以目前每月「燒」銀紙20億元,200多億元的注資可能10個月便花光,不但逾3萬員工失業,香港也失去經濟支柱。
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稱,政府注資只是力保國泰不會結業,指國泰幾乎沒收入,裁員無可避免,否則恐怕政府很快要再注資,屆時公眾將質疑政府為何短期內兩度注資。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說,「政府救間公司,但不代表要救全公司的人」,指外地獲政府援助的旗艦航空公司亦有裁員。
環球管理諮詢董事總經理李漢祥形容國泰裁員對市場是「幾負面的信息」,他認為國泰已做好計算,對未來航空業復蘇感悲觀,故決定裁員,而連帶行業將受影響,最直接受影響的是會展業、酒店業及高級消費品銷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