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逼撤廠 台美企業採「中國+1」分散風險
在外交關係以外,台灣和美國亦尋求加強經濟合作。蔡英文政府8月底宣布明年元旦起擴大開放美豬美牛進口,被視為爭取跟華府協商自由貿易協議的踏腳石,但《紐約時報》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擔心損及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對台美貿易談判態度抗拒;另一邊廂,特朗普政府施壓台商把更多生產線撤出中國大陸,以配合其「經濟繁榮網絡」的全球供應鏈重組大計,但分析認為不論是台商或美國企業,也擔心完全失去中國市場,不敢全面撤出,改採所謂「中國+1」(中國+另一國家/地區)的風險分散策略。
美在台協會施壓斷與華聯繫
《日經亞洲》本月初發表專題報道,引述台灣電子產業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指出,美國在台協會(AIT)正加強施壓他們讓公司把生產線加快遷離中國大陸,直言對方態度「認真和令人不安」。報道形容美方信息毫不含糊:華府直接呼籲台企削減跟中國大陸的聯繫。
在新冠疫情初期的內地封城危機揭露美國(以至韓國、日本和西歐等)的供應鏈過度依賴中國大陸,以及疫情蔓延全球後西方發現醫療用品等戰略敏感的產品過於依賴中國生產線後,本已推動產業回流和中美「脫u」的特朗普政府加快步伐,以分管經濟事務的國務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主導推動由「可靠伙伴」組成的同盟「經濟繁榮網絡」,被視為尋求把中國排除出全球供應鏈的大計。據路透社引述美國官員報道,項目將囊括企業和公民組織,以在數碼商業、能源、基建以至研究、教育和商貿等執行相同標準。
美推動供應鏈同盟剔除中國
這也是為何克拉奇上月訪台,會引發台灣傳媒關注「經濟繁榮網絡」項目,而政治現實也迫使台企考慮重組供應鏈架構。蘋果公司主要代工商鴻海的董事長劉揚偉6月承認,公司未來更可能會採取「區域製造」策略——《金融時報》引述其說法,指蘋果正分開針對「中國」及「非中國」的供應鏈,長遠而言打算用內地供應商應付中國市場,台灣供應商則負責其他市場。
有份推動美國產業回流的諮詢組織「回流研究所」(Reshoring Institute)執行董事科茨(Rosemary Coates)向本報表示,許多美國製造業企業正計劃採取「中國+1」的策略,即保留中國的部分生產線,同時在另一國家(或地區)建立另一生產線,以分散風險。她坦言業界未來會更茩咩漭芠ˊu安排到更接近目標市場。
科茨直言,早在2012年大選兩黨候選人奧巴馬和羅姆尼皆把各種問題歸咎中國,已見大環境轉變,正因愈來愈多公司查詢返美設廠事宜,她與同僚才成立「回流研究所」。
科茨承認特朗普政府的稅改和貿易戰確令更多美企考慮回流,但最大關鍵還是新冠疫情,疫情令全球企業明白過去高度依賴中國廠房的「精益生產」(lean manufacturing,強調精細工序流程、減少庫存成本等浪費的生產方式)模式的脆弱。但她指外企要把生產線撤出中國大陸牽涉複雜法律程序,且有將來難以重返內地設廠的風險,寧採取「中國+1」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