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聚4人維持 本地團准30人 邱騰華:平衡經濟防疫 許樹昌:不相稱
【明報專訊】本港連續12日維持新型冠狀病毒本地個案單位數確診,政府昨日宣布延長多項防疫措施,包括4人限聚令和口罩令等,但放寬本地遊旅行團上限至30人催谷經濟及就業。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說,冀在防疫和恢復經濟民生活動之間取得平衡,令旅遊業界找到營運空間。經濟學者莊太量認為放寬本地遊未能帶動酒店、航空業等,對整體經濟幫助不大,但可輕微帶動旅遊業就業。中大專家許樹昌認為,由4人限聚一下子放寬至30人本地遊,放寬幅度偏大,提醒一旦有團友確診,或需全團檢疫,部分長期病患者最好不要參加。
須遵防疫措施 全程戴罩車船限半滿
政府本周五(23日)起放寬本地遊旅行團的限聚要求,職員和團友總人數最多30,旅行社要簽署《本地遊防疫承諾書》,承諾遵守防疫措施,包括團友全程戴口罩,乘搭交通工具入座率不多於50%,到食肆用膳要守4人一枱限制,為團友購買包含感染新冠病毒保障的本地旅遊保險等,高危的長期病患者等亦應避免參加(見表)。帶團導遊和領隊只需在首次帶團前驗病毒一次,不需重複驗,邱騰華解釋,「看不到旅遊業有任何特別情况,令其風險比其他行業高」。
此外,本地遊旅行團行程必須包含「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指定的綠色地點,或旅發局推出的「賞你遊香港」項目50個行程之一(見另稿)。旅行社可獲上述兩個計劃的資助,但若違反防疫規定,會被取消資助。
邱:旅社記錄團友資料易追蹤
邱騰華說,希望在防疫和恢復經濟活動之間取平衡,且市民在疫情下未能外遊,盼放寬本地遊令市民得到紓緩空間。他說,現時很多市民在周末都會四處遊覽,相比之下,舉辦本地遊的旅行社要記錄團友資料,即使有確診者都較易追蹤,旅議會亦可透過本地團更清楚哪些地方較多人到訪,從而作協調和管理。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稱,任何豁免或放寬措施都不會零風險,政府會採取針對措施,避免一刀切實施社交距離措施,維持一定程度的社交和經濟活動。
旅社料營業額微升最多2%
多間旅行社隨即推出多個本地團,團費約100至400元不等,其中縱橫遊推出12個本地遊產品,其常務董事袁振寧稱,10月31日出發、團費298元起的「迪欣湖.迪士尼樂園.米芝蓮添好運十款點心」團已有10人報名,已成團,但他說一團至少有20人才有薄利。他又說,旅行社員工現每月放14日無薪假,預計推本地遊僅能令營業額微升1%至2%,需觀望至下月底才可決定能否減少無薪假日數。
莊太量:只能輕微帶動旅業就業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去旅行最大的開支通常是購物、酒店及機票,放寬本地遊未能帶動酒店及航空業,且他估計本地遊較少購物行程,預計對整體經濟幫助不大,相信能輕微帶動導遊、旅遊巴司機及旅遊景點食肆的就業,「對失業率的幫助可能連(減低)0.1%也沒有」。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由4人限聚一下子放寬到30人本地遊,放寬幅度偏大,「4人限聚是因為覺得超過4人就有風險,現時放寬到30人,與限聚令不相稱,不排除會有隱形傳播鏈」。他認為一旦有團友染疫,在旅遊巴上坐在確診者旁邊及前後兩排的團友都需檢疫,其他團友則要視乎與確診者有否接觸,有可能全團人都要檢疫。他建議團友在交通工具上最好固定座位,一旦有人確診,衛生署較易追蹤,而有器官衰竭、糖尿病導致併發症等病人屬高風險者,最好不要參加本地團。
明報記者
(疫情第三波)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