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拍賣理論 史丹福經濟學師徒獲諾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日(12日)公布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者米爾格龍(Paul R. Milgrom)及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奪得,表揚他們改進拍賣理論和研發新的拍賣形式。二人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875萬港元)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聲明稱,兩名獲獎者米爾格龍及威爾遜改進了拍賣理論,並為難以用傳統方式銷售的商品或服務設計出新的拍賣形式,例如無線電頻譜的拍賣,令全球賣家、買家及納稅人獲益。
兩名得主曾是師生關係,目前都是史丹福大學的教授。72歲的米爾格龍生於美國底特律,1979年取得史丹福大學商學博士學位,現於史丹福大學人文科學院任教,他是博弈理論專家,尤其擅長拍賣理論和定價策略。83歲的威爾遜曾是米爾格龍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他於1963年在哈佛商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現為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管理系名譽教授。
聲明指出,過去人們總是把物品賣給出價最高的人,或是從出價最低的人手中購入。時至今日,價值天文數字的物品每天在拍賣中易手,當中包括家品、藝術品、古董、證券、礦物和能源,公共採購也能透過拍賣方式競標。研究人員利用拍賣理論,嘗試了解不同競標規則下的拍賣結果和最終價格,即是拍賣形式。這種分析非常困難,因為投標者基於可得的資訊作策略性競標,一方面,他們會考慮自己所知的資訊,另一方面要考慮其他對手知道的資訊。威爾遜開發出具有共同價值 (common value)物品拍賣的理論,意指這種價值在事前並不確定,但最終對每個人而言都相同。舉例說,無線電頻譜的未來價值,或是特定區域的礦物量,研究顯示理性的競標者出價時,往往低於他們心目中的價值,這是基於「贏者詛咒」(Winner's Curse)的考量,也就是擔心出價過高而成了輸家。
米爾格龍則設計出一套更普遍的拍賣理論,不僅適用於共同價值,更進一步套用在因不同競價者而異的私有價值。他分析了多種拍賣形式的出價策略,證明當競標者在出價過程中知道更多彼此的估計價值時,此模式會給賣家帶來更高的預期收入。
兩人因為提出同時進行相互關聯物件拍賣模式而著名。1994年,美國當局首次使用二人發明的其中一種拍賣形式,向電訊營運商出售無線電頻譜,此後許多其他國家仿效。
威爾遜接受《路透社》電話訪問時,對獲獎表示高興,並透露自己拍賣的經驗不多,「妻子說我們曾在eBay網站買雪靴,我猜那是拍賣吧」。米爾格龍則告訴記者,威爾遜住在他的對面街,威爾遜早上來敲門,告知兩人共同獲獎的消息。(諾貝爾官網/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