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治療犬視像互動 認知障礙長者動腦筋
【明報專訊】「阿O,幫我揀個數字、揀隻顏色。」患中度認知障礙症的Grace婆婆,坐在安老院房間內,對蚢q腦喊出清晰的指令。熒幕後的治療犬阿O,隨即把腳踏在數字方塊上、咬茪ㄕP顏色的球走到鏡頭前,Grace婆婆在身邊的籃子取出相應數目的顏色豆袋,拋到椅子上,「合作愉快呀!」說畢吃吃地笑。因應疫情,安老院禁止探訪,職業治療師黃智恆(Charis)設計視像動物輔助治療訓練,要長者動動腦筋刺激認知、透過與狗互動減低孤獨感。雙方隔空建立關係,過程令Charis發現,長者亦對科技接受程度高,令她喜出望外,「疫情有危,但亦有機」。
院舍長者三愁:孤獨無助沉悶
從事職業治療18年的Charis,兩年半前加入觀塘廣蔭頤養院,針對院內不同長者的身體情G,度身訂造治療活動。Charis形容,孤獨、無助和沉悶是安老院三大「瘟疫」,外國曾有組織提出以動物、植物及人療癒長者心靈、滋養生活,院舍遂於去年底起,計劃與香港導盲犬協會合作,盼將治療犬帶入長者小組活動中。未料疫情來襲,實體探訪隨之停擺,計劃亦需擱置。
疫情下院舍少了探訪者身影,Charis發現有長者表現低落、容易不安,不時抱怨:「好慘呀真係!」亦有長者垂頭坐在沙發上把自己「摺埋」。於是,院舍自7月起嘗試以視像形式,為院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安排視像動物輔助治療訓練,透過與治療犬互動,令長者開口表達、動動腦,減低孤獨感。Charis解釋,認知障礙症無法根治,輕度至重度患者分別出現短期記憶弱、語言能力下跌、無法自理等症狀,「治療唔係要佢記得番洁A而係要長者用下自己有黚鄐O」。
長者化身照顧者 感覺被需要
設計訓練活動時,Charis以有趣為原則,讓長者在玩樂和互動中訓練認知。過程中,長者需指示熒幕後的治療犬幫忙選數字和顏色,然後按治療犬的選擇,取出相應數量的顏色豆袋。完成任務後,長者可決定獎賞多少零食予治療犬。Charis希望藉活動賦予長者照顧者的角色,令他們感覺被需要。她最深刻一次,長者在訓練結束後,把手伸向熒幕,欲撫摸治療犬;即使認知障礙長者短期記憶短暫,卻能記住治療犬的名字,令Charis驚喜。訓練過程亦令她發現,如長者對科技接受程度高,輔助治療會更便利和有效。
疫下工作 治療犬work from home
不過,線上活動總會遇到各種硬件問題。Charis憶述,曾因電腦喇叭出現問題,訓練時只能透過畫面接收訊息,她笑言過程有如默劇,幸雙方已合作多次,即使沒有聲音,也能順利完成訓練。Charis又說,疫情肆虐之際,治療犬與訓練員無法回中心與長者進行視像活動,只好在家中與長者連線,「連狗狗都要work from home」。
Charis說,現時院舍共安排10名認知障礙長者接受治療訓練,其中92歲的Grace婆婆看見治療犬阿O便笑得開懷,「老人最需要愛, M家我唔覺得自己係一件(貨物)阻住你,而係同你一齊,大家有溝通」。
明報記者 陳冬綾
(疫情第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