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組裝合成建宿舍 施工逾年零工傷
【明報專訊】斥資8億元建造的科學園宿舍「創新斗室」料年底落成,是本港首批以「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興建的鋼結構高樓項目之一。承建商協興建築派出入行僅8年的90後副工程項目經理呂穎姿率領年輕團隊負責管理項目,過程中應用多項創新科技,包括採用科學園區公司開發的智能安全帽等,成功達至零工傷。
創新斗室位於科學園區東南面入口,樓高17層,單位418個,去年5月中動工。科技園公司首席項目總監黃煜新稱,該建築每層單位有3邊,以三角形排列圍繞中庭的公共空間,為加強人才協作交流,每層設不同用途設施如健身、種植等,又應用多項智能設備,包括檢測室內空氣質素的傳感器。項目於5月平頂,料年底竣工,比原定2021年為早。
「99%工序地盤外」 減高空工作
呂穎姿稱,今次是協興首個以MiC興建的項目,曾往新加坡考察,花大量時間籌備,確保施工安全。她說項目至今零工傷是出色成果,原因之一是「99%工序可於地盤外完成」,所有單位裝修、外牆飾面設置、窗戶安裝及試水等,均在內地江門廠房完成,單位於地盤裝嵌後只需「駁水駁電」就完成,減少高空工作,降低風險。
智能安全帽 靜止急墜發警號
項目採用多項創新科技亦提升施工安全,例如全面應用建築信息模擬系統(BIM),可以3D打印單位模型模擬施工,亦可以3D影像讓工人做虛擬實景(VR)入職前培訓。經科技園公司撮合,工程亦用到園區培育公司BeeInventor開發的智能安全帽,可實時偵測工友位置,其動態感應系統會在長期靜止或急墜下發警號。
項目由29歲的呂穎姿「擔大旗」,她說過程有驚有喜,一方面高興公司讓她負責首個MiC項目,但亦曾因疫情影響,同事不能來回內地廠房,需改為遙距直播驗收,幸能趕上進度。施工期間,她同時於年初負責以MiC方式,在63天內在八鄉少年警訊永久活動中心增建臨時檢疫單位。
明報記者 林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