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詠詩坦言疫苗非靈丹妙藥
戴口罩保距離是生活新常態

[2020.08.05] 發表
加人外出戴口罩已成新常態。(加新社)
加拿大首席醫療官譚詠詩醫生。(加新社)

【明報專訊】加拿大首席醫療官譚詠詩醫生昨(4日)表示,公眾要接受一點,即未來口罩會成為生活中陪伴我們的一樣物品,大家只要去到人群或有多人的密閉空間,都要戴上口罩。就算是小朋友也會推薦他們戴口罩,但也能理解幼童對戴口罩的抗拒。

「學校將會是我們要陸續重開的機構中最繁忙的一個,各方面高度關注可以理解。而已知數據顯示,10歲以上的孩子,他們傳染病毒的機率已經和成人無異,而幼童也不是完全不傳染。從這一情況上來說,學生都應該戴口罩。」

除此之外,學校也會加強課室的通風,在學校走廊內標註行走方向減少人群交錯而過等。

對於大家寄予厚望的新冠病毒疫苗,譚詠詩醫生表示,正在研製的疫苗提供了希望,但並不意味着它是靈丹妙藥,更不可能立即結束疫情。

加拿大公眾衛生局(PHAC)預計,這場席捲全世界的疫情會至少持續一年,甚至還可能持續2年甚或3年。

目前在世界範圍內的臨牀試驗中,有超過20種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疫苗,在最佳情況下,到年底可能會批准一到兩種廣泛推廣使用。

但是傳染病和大流行病專家說,數十億劑疫苗被批准生產、分配和管理,需要一段時間。卑詩大學的重症監護專家和疫情研究人員Srinivas Murthy博士說,世界上從未有過以這種速度或規模進行的疫苗研發計劃。

譚詠詩醫生表示,疫苗只是對付疫情的一部分,人們必須繼續集中精力採取強有力的公共衛生措施來控制疫情,包括保持身體距離和洗手。

「疫苗很多時候只能讓人避免出現嚴重的症狀,卻不能百分百地讓人免受感染,所以更好的措施還是切斷病毒的感染路徑。」

要看病毒檢測的能力以及隨後的隔離檢疫狀況。目前所謂的「疫情受控」,是指每當有人群爆發病毒傳染狀況時,當地衛生部門能夠迅速行動將其控制,不使其擴散。

「但如果有很多這樣類似火頭的人群爆發,當然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已經超出了當地衛生部門的控制能力,那我們就會密切關注了。」

譚詠詩醫生表示,對於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肺炎接觸者的手機程式「新冠病毒警報」(COVID Alert),即便它只能在較新款的智能手機上運行,它依舊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眾多有效工具之一。

110萬人下載「病毒警報」手機程式

政府方面表示,至周一為止,已有110萬人下載了該程式。譚詠詩醫生表示,即使不是很理想,我們也需要使用一切必要的工具來對抗新冠病毒。

這款在上周發布的手機程式,使用藍牙技術與附近的手機交換信號。如果某位已經下載並使用該程式的人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則由公共衛生機構為其提供一個一次性的密鑰,此人的手機便會向過去14天內,與此人手機距離在2米範圍內且停留時間至少15分鐘的每一個手機,發送提醒警告,但前提是,其他人的手機也同樣裝有這一程式。

而且該程式僅適用於最近5年上市的手機,因為它需要相對較新的操作系統。

批評人士稱,這造成了新的貧富不均,因為較貧窮和較年長的加拿大人無法使用該科技,因為他們使用的手機往往是舊款,而這兩類人卻偏偏又是更容易遭受病毒感染的人群。

更多要聞一
6.5萬人簽請願書 促小學縮課堂人數
【明報專訊】成千上萬的家長及教師簽署請願書,要求安省政府為小學縮小班級規模。多倫多的一位家長說,安省在新冠肺炎疫潮期間不減少小學生班級規模的... 詳情
逾700加人身分被盜騙CERB
【明報專訊】加拿大反欺詐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報告﹐疫情期間已收到超過700個與個人身分被盜關聯的詐騙... 詳情
大廈公用地方 今起強制戴口罩
【明報專訊】從今天(5日)開始,多倫多市內無論是共管柏文還是出租柏文,住客在柏文公共區域都必需戴口罩。市議會早前通過強制柏文公共區域戴口罩附... 詳情
Visa疫境下發起活動 推廣小商戶商品服務
【明報專訊】加拿大Visa公司稱﹐為了幫助本國小商戶盡快從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復蘇﹐他們發起一個#MySmallBizReco活動﹐推廣小商戶... 詳情
感染後9至11周發生 染疫後遺症:嚴重脫髮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即使治癒了﹐還會留下不少後遺症。頭髮大片脫落﹐是其中之一。有的年輕女性說﹐她們一度擔心自己要變成禿頭。 25歲的安...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