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選舉受讚揚 專家:延期不代表違民主

[2020.04.15] 發表
韓國4月10日提前國會投票的首爾其一票站內,選民戴着膠手套,從戴口罩、手套的選舉人員手中接過選票和封存用封套。(路透社)

亞洲多地的政治強人被指利用疫情擴大權力之際,韓國決定如期舉行國會選舉備受讚揚,突顯其作為亞洲民主典範的地位。惟有專家指出,在危機下舉行選舉或導致投票率低及選舉議題局限於疫情等問題,亦有可能損害民主。

韓民抗拒推遲選舉

智庫「國際預防危機組織」的專家金杜妍(Duyeon Kim,音譯)指出,在公共衛生危機下雖有合法理由延遲選舉,但韓國曾受軍政府統治,民眾對明顯的威權主義更加敏感,「在韓國人心中,推遲選舉是不可能的」。與此同時,部分亞洲國家領袖則被指趁疫情擴權,例如柬埔寨由執政黨控制的下議院上周通過法案,賦予總理洪森在國家緊急狀態下有更大權力限制國民流動、集會及言論。泰國總理巴育上月亦動用緊急法令,讓他有權禁止被指不實或引起公眾恐慌的疫情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本月初更警告下令軍警射殺違反隔離措施的人。

疫情下投票難討論廣泛議題

目前最少有47個國家和地區因應疫情押後或取消選舉,包括斯里蘭卡及英國等。各國疫情處於不同階段,韓國相對較早達到高峰,令選舉可行。

惟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政治及公共政策教授詹姆斯(Toby James)指出,雖然押後選舉聽起來有違民主,但在危機下舉行選舉亦有可能破壞民主。澳洲昆士蘭省上月底舉行地方選舉,雖然與韓國一樣採取了預防措施,而且當地強制投票,違者可面臨133.45澳元(約661港元)罰款,但早期數據顯示投票率約為75%,低於上屆的83%。投票率低是在疫情下舉行選舉的風險之一,詹姆斯指出3月舉行的法國市長選舉和西非馬里國會選舉投票率亦有下降。

在健康的民主下,選舉是討論廣泛議題的時機。惟詹姆斯指出,在危機期間舉行選舉,討論通常局限於政府對危機的反應是否充足,難探討更多議題。另一個問題是在封城或實施社交距離措施下,候選人難直接與選民溝通。多地專家提出改為郵寄投票,包括多州初選押後、尚未確定11月大選是否如期舉行的美國,惟總統特朗普狠批有關提議,聲稱此舉有利選舉舞弊。(金融時報/CNN)

更多國際要聞
新加坡加辣强制戴口罩
新加坡政府昨(14日)宣布加強防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措施,強制所有人外出必須戴口罩,即時生效,兩歲以下幼童及做戶外劇烈運動者除... 詳情
外勞宿舍群聚感染爆發 急堵漏
新加坡加強防疫措施的背後,是防疫工作出現意料之外的缺口——外籍勞工宿舍。新加坡向來依賴外籍勞工,這些勞工不少住在「工廠改建宿舍」(FCD),... 詳情
官方稱切爾諾貝爾周邊山火受控
烏克蘭山林大火至周一焚燒10天,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俄羅斯分部引用衛星照片警告,大火已蔓延至距離曾發生嚴重核事故的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僅1公里,惹來...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