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農產品最大出口地 港去年「吃掉」134億元
【明報專訊】香港是日本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地,據日本領事館資料,去年日本供港的農產品及食物達1877億日圓(約134億港元),佔日本出口市場的23.3%,拋離佔日本出口市場15.2%的美國,美國進口日本農產品貨值約有1226億日圓。日本官員多年來不時來港游說,港府一直不為所動,最終在今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立場軟化,將實施7年的5縣「禁令」,計劃收窄至只在事發的福島一個縣實施。
質檢總局考慮涉「政治局勢」
食品進出口禁令除了為食物安全把關,亦會成為外交談判條件或貿易壁壘。日本福島在2011年3月發生核事故後,中國禁止日本10個縣的食品進口,日本共同社在今年初報道,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在北京與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會談時,曾要求放寬禁令,支樹平回應,兩國關係「處於改善狀態,將在看清政治局勢的同時予以考慮」,並提議成立工作組。
「日本香港友好議員聯盟」議員團上月訪港,也離不開這話題。共同社報道特首林鄭月娥當時透露,正在探討解除福島以外的停止進口措施。報道更指她將配合11月1日在東京召開與香港相關論壇的日程訪日,預計會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計劃此前作決定。
台擬鬆口掀民怨 星韓仍禁
正當中日談放寬禁令,現時向日本5縣實施禁令的台灣都有變化。台灣衛福部今年初表態傾向以風險食品管制,取代地區禁令,但遭民間團體炮轟,更引起反對核災食品公投。
環顧世界各地,美、加、澳、紐及歐盟已解除日本食品的進口禁令,中、台、港、星、韓仍在禁,其中新加坡於2014年解除對部分縣若干種類食品的進口限制。至於韓國則禁止日本8個縣的水產進口,世貿在今年2月裁定韓國禁令屬「無理歧視」,變相構成貿易壁壘,促解除禁令,韓國表明會上訴拒絕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