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蜑家妹:我籍貫係銅鑼灣 「有灝S質 鰜蛌齯j先擁有」
【明報專訊】執起表格,填上名字、地址,小女孩雙眼隨手移動,看?「籍貫」一欄,卻未能下筆。職員問:「小朋友,做咩唔填籍貫,你無鄉下咩?」
小女孩的祖先早在百年前已視海為家,扎根維港中央一處避風塘;至1970年代,因為土地問題、經濟貢獻,被遷上岸潛移默化,銅鑼灣蜑家人最終成為香港人。同樣的情節,正在上演。語言漸漸改變,經濟重心轉移,幾代人以後,香港人都可能成為大灣區人。
如可重拾表格,李敏婷(Miriam)希望在「籍貫」一欄填上「銅鑼灣」,但大環境如洪流,人如小魚不停被?走。縱使如此,李敏婷認為,全港700萬人都有身分證,不代表每人都是港人,某些特質,在此地長大和生活,才能擁有,留住良好特質,抓住自己的根,最重要。
文:植敏欣
圖:曾憲宗
穿過銅鑼灣世貿中心地底停車場的隧道,是堤壆圍起的避風塘,揚手叫來小艇,約30歲的李敏婷踏上艇,叫艇家在避風塘內繞圈。小艇在鹹鹹臭臭的海風中搖曳,飄入李敏婷爺爺與父親成長的地方。
李敏婷的爺爺從前以艇為家,負責替人打理遊艇、帆船,又為進出維港的商船和軍艦補給。李敏婷說,父母都是在水上出生,父親小時候常將?上魚餌的魚絲牽上腳趾才入睡,一感被拉扯,即爬起來拉魚絲,試過大力一拉,卻不見魚,原來魚已飛入被窩中跳來跳去,結果被長輩責罰。
70年代漁業式微 水上人漸離艇遷公屋
1960、70年代起,漁業式微,水上人的子女也開始上學,學校以漁民子弟學校為名,卻不教漁業知識,課程與其他學校無異;避風塘同時迫上萬人,居住及衛生環境惡劣;政府又四處填海建高樓。最終,水上人離開家艇,成為黃竹坑h、鴨c洲h等公屋居民。
爺爺在1970年代末上岸,李敏婷成為家中首代在陸上出生的蜑家人,蜑家話中的「呔椅(即釣魚)」、「你今日車鬙慼H(即「你今日有沒有開船出海」)」,逐漸離她家遠去。
腦海浮起幼年零碎片段,李敏婷記得爺爺xx常提「蜑家妹要識游水」、「蜑家妹不怕暈船浪」,但她年幼時對蜑家概念模糊,更曾誤以為是「鄧家」,一家姓鄧。慢慢長大,她周末隨爺爺xx乘小船出海釣魚,觀察到他們熟悉水流風向,隨口說出各種魚名,才知家人與別不同。
李敏婷念小學時,同學都會提起「返鄉下」,說自己的「鄉下」在上海、廣東。她曾在醫院填表,沒填「籍貫」,職員問:「你無鄉下咩?」她多番追問家人,才發現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即七代以前,已落戶銅鑼灣避風塘,原來銅鑼灣就是「鄉下」。
有艇無地 定居數世紀不是原居民
流傳香港的英文名「HONG KONG」來自蜑家話,蜑家人卻沒被政府視為「原居民」。「細個有日阿爺無啦啦爆一句:『X,有艇有鬼用,人?鈮s界有地鴷係原居民!』阿爺一句話顛覆身分建構,如居民不在新界落戶、無地、 outcast(受排斥),話知你?到定居幾多個世紀,都唔係原居民。」李敏婷說。
蜑家妹不再住艇,水上原居民愈來愈少,身分建構重整,被同化為陸上人。
近年粵語爭議不斷,中小學推普教中;港鐵主席馬時亨提議本港年輕人北上置業;政協蔡冠深說港人未來要自稱「大灣區人」。
歷史正在重複,李敏婷說﹕「當年有人覺得,上岸後生活方式就係進步同改善,但生活方式無高低……係咪叫髐j灣區人,就無鱄輕鉹H、銅鑼人呢個身分?身分概念流動,係人?安畀你,乜洏define(定義)到我係香港人?全港700萬人都有身分證,係唔係代表佢]就係香港人?唔係謘A有灝S質,魒鴘齯j同生活,先可以擁有。」
拒大環境改變身分特質
「對於我來講,蜑家人黚S質係對自然環境好敏感、擁有求生技能、性格豁達;香港人係轉數好快、適應力強,對世界好奇,起碼識講兩種語言。」
李敏婷自小會游泳,大大咧咧的她現常游走世界各地做環境評估,足?遍及南極北歐,走一轉馬來西亞小島,也可認識到當地蜑家人朋友,身上盡是她提過的特質。大環境縱然難變,但她選擇在facebook上開專頁,分享家庭小故事。她認為,留住良好特質,抓住自己的根,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