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經濟掌舵人劉鶴訪美「通氣」
兩會前夕 料涉政經內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財辦主任劉鶴昨日展開訪美之行,是他繼1月底帶隊出席瑞士達沃斯論壇之後,第二度登上國際舞台。由於他訪美正值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召開之時、全國「兩會」前夕,此行被視為向美國作政策協調的「通氣」之旅。劉鶴被視為習近平的重要經濟智囊,因曾獲哈佛學位、操流利英語而被外媒廣泛關注,他有望在「兩會」後更上層樓,出任國務院副總理。《華爾街日報》指他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掌舵人。
明報記者
兩會後料出任副總理
劉鶴昨日啟程訪美,將在全國政協3月3日開幕前趕回北京。《上海金融報》引述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說﹕「如果是在其他時間訪美,可能重點會放在經濟方面,但這樣的時間安排,趕着去,又要趕着回來,我相信除了經濟層面的內容以外,還會有政治方面的內容,包括中國的內政安排。」他認為,無論是為世界經濟或政治的穩定發展,客觀上都要求中美加強協調,「雖然兩國經貿間的摩擦確實存在,但在這些經貿爭端中涉及的中美貿易額,在整個中美貿易額總量中所佔比重,到目前來看還是非常低,遠沒到外界所傳中美經貿已經到了無法合作的地步」。商務部昨日亦釋出善意,終止自2010年起實施的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白羽肉雞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習曾公開稱「他對我非常重要」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兩名聽取了人事任免簡報的人士表示,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劉鶴將接替馬凱,出任主管金融和經濟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也將取代汪洋主持中美全面經濟對話。現年66歲的劉鶴在原國家計劃委員會(發改委前身)工作期間,曾赴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哈佛大學訪問學習,英語流利,並獲得哈佛公共管理碩士學位,隨後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任職,從2003年開始擔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隨後「轉正」,同時兼任發改委副主任。2013年5月,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多尼隆(Thomas Donilon)訪問北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習對他介紹劉鶴說,「這是劉鶴,他對我非常重要。」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多尼隆隨即改變行程,當晚就安排與劉鶴的會談。此後,劉鶴多次陪同習近平出訪或出席重要會議,被冠以「首席經濟智囊」、「中國新經濟計劃的總設計師」等稱號。
擁哈佛學位 熟悉中美經貿
「從劉鶴的工作經歷看,他有着比較強的國際經濟、宏觀經濟管理背景,也曾在美國訪問、學習,因而對於美國和中美經貿熟悉程度是比較高的」,《北京商報》引述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表示,當前中美經貿關係行至十字路口,劉鶴這次訪問有望實現與美方更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這兩年未有明顯進展,劉鶴此行可能也會有推動談判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