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訪問568中學教職員:「青年不信任政府」 教師較學生更認同
【明報專訊】理工大學早前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568名中學教師及校長等對青少年道德品格及社會心理適應的看法,結果發現教師較學生更認為香港青少年崇尚物質主義及自我中心;而在社會信任度方面,教師較學生更認為年輕人不信任香港政府,兩者相差15.5個百分點。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及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解釋,有教師可能是被媒體報道所影響,認為年輕人對社會信任度較低,他建議教師應了解自己與學生看法不同的原因,「起碼聽一聽年輕人睇法」。
六成教師:青少年崇尚物質主義
調查於今年2月至7月,共訪問11所本地中學568名教師及校長。問卷其中5條問題詢問有關教師對香港年輕人崇尚物質主義的看法,題目包括「香港青少年認為掙錢比做其他事情更重要」、「香港青少年認為擁有金錢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等。結果發現總括5條問題,平均64.2%的教師認為香港青少年有點或非常崇尚物質主義。
在受訪者對青少年自我中心主義的看法方面,同樣設有5條問題,包括「香港青少年認為自己的感受比其他人的感受更重要」、「自己的利益比其他人的利益更重要」等,結果顯示平均有82.4%的教師認為青少年較為自我中心。對比大學在1月至7月以同組問卷調查中學生的意見,平均42.2%學生認為青少年崇尚物質主義;另50.8%認為香港青少年自我中心。
在受訪者對學生社會信任度方面,八成教師認為青少年非常不信任或不太信任香港政府;九成半教師認為青少年非常不信任或不太信任內地政府。同樣對比早前調查結果,近七成學生認為青少年不信任香港政府;八成認為港青少年不信任內地政府,教師的比例同樣高約15個百分點。
理大副校:教師沒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
而對警察的信任度,29%教師認為自己學生不信任警察,卻有七成認為青少年不信任警察。石丹理分析因教師熟悉自己學生,但可能受媒體報道如「朱經緯案」影響,產生認為其他青少年不信任警察的印象。
被問為何教師較學生對青少年的印象較為負面,石丹理認為其中原因可能與成年人視青少年多是「一蟹不如一蟹(一代不如一代)」,具有觀感上的「鴻溝」,他又認同有可能是教師沒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認為兩者應該多溝通,了解當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