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搶走生意 商場加強餐飲娛樂區招徠
【明報專訊】網購業務蓬勃,零售業大受打擊,多間大型連鎖百貨店收縮業務,或是關閉,實體店人流漸稀,購物商場東主為了吸引顧客,開始斥資巨款,升級商場的餐飲、娛樂空間,在這個零售業不景氣的時代爭取顧客。
許多東主斥資數以十億元計,升級商場內的餐廳、酒吧,打造可以進餐的電影院,新增保齡球館和類似娛樂設施。一些商場東主改建原來的百貨公司舖位,設立健身會所和雜貨店,有的騰出空間,用作辦公室、酒店和公寓。
這是一個新趨勢,因為大百貨公司Macy's、Sears等關閉數百店舖,更多消費者寧願網購物品,商場的經營公司只好另闢新蹊,用新穎方式吸引顧客。
商場東主CBL Properties行政總裁萊博維茨(Stephen Lebovitz)說:「我們商場的組合改變,它更少服裝店,有更多餐飲、更多娛樂、更多服務、更多健身和康樂設施,那些都是受歡迎的類別。」
CBL Properties擁有和管理119個物業,包括商場、直銷中心、開放式零售店,在零售商接連破產關店的潮流下,它開始增加非零售業租客。
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Nashville)的CoolSprings Galleria購物中心,CBL新設保齡球館、室內彈牀館和其他設施。萊博維茨說,公司試辦附帶進餐設施的電影院。
購物商場舖位闢作電影院、電子遊戲場、餐飲區,並非新主意,但值得留意的是,商場東主現在要靠不賣貨品的租客賺錢,那些租客的賣點是生活體驗。商業物業統計CoStar的數據顯示,非零售租客在地區購物中心所佔空間的份額,去年約佔13%,2012年的比率是10.5%。自2014年以來,大約90個美國大商場投資80億大裝修,41%用來擴大餐飲部。
洛杉磯Westfield的Century City商場花費10億元,增加40萬平方呎的零售空間,包括時髦的室外就餐區,有老饕餐廳和咖啡廳。它也添置一個意大利食物區,在開業後的周末,多樣的餐館每天平均吸引3,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