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一家45口分屬六民族
【明報專訊】精緻的回族繡花帽、華麗的蒙古袍、莊重的鄂溫克袍、艷麗的達斡爾繡花坎肩......身着民族盛裝的40多口人圍坐在一起,各民族語言匯聚一堂,歡聲笑語飄蕩在小院的上空。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巴彥庫仁鎮夏民山家的一次普通聚會。頭戴回族白色圓帽的夏民山神情驕傲地說:「我們家由回族、漢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滿族共6個民族組成,45口人,三代同堂。」
55歲的夏民山是回族人,在當地經營着一家食品加工企業。60年前,他的父母從山東德州來到呼倫貝爾大草原,開啟了夏家民族大家庭相聚的序幕。夏民山6個兄弟姐妹的14個兒女中,有不少人與其他民族通婚,家裏的民族成分愈來愈豐富。
夏民山的大哥夏民生有4個兒媳婦,分別來自4個不同民族:「大兒媳婦是回族,二兒媳婦是蒙古族,三兒媳婦是達斡爾族,四兒媳婦是漢族。」講起自己的多民族家庭,這位67歲的老人臉上露出幸福笑容。
多樣民族婚礼異常精彩
「一個家裏生活着這麼多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文化、禁忌,要想讓這個大家庭和諧,就得做到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夏民山說。
夏民山妹妹夏民菊的兒子韓偉與兒媳婦安娜,一個是回族,一個是鄂溫克族。崇尚商業的回族和崇尚遊牧的鄂溫克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從談婚論嫁的那一天起,兩家人就達成共識,不僅要舉辦回族特色婚禮,還要舉辦鄂溫克族特色婚禮。兩場婚禮都異常精彩,吸引各民族親朋好友齊聚一堂。
求同存異約成「家規」
據介紹,6個民族在這些年的相處中求同存異,還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家規」。
只要夏民生的達斡爾族兒媳婦多嬌參加家庭聚餐,餐桌上的羊肉菜餚就會減少,牛肉菜餚就要增多。「嬌嬌只能吃牛肉,我們當然會先照顧她的習慣。」夏民生說,這是夏家聚餐時不成文的「規定」。
45口人的大家庭,在噓寒問暖的日常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在柴米油鹽的尋常日子中,促進了親情;在事無巨細的家庭事務中,增進了理解與包容。
與夏家一樣,在內蒙古,平均每8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多民族混合家庭,各民族之間尊重差異、相互包容、相互學習。「湖水平靜,鴻雁就平安。」生活在內蒙古的人們深知這句蒙古族諺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