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學的時候看過一本外國小說,相信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回憶吧。小說的名字是《八十日環遊世界》,當時還未離開過香港的我,單看書名已經感到很刺激了,還記得書中的氫氣球,自由自在地隨風飄浮。主角最後能夠完成大計,地球的時差拯救了他。我看完小說的第一個反應是:「為何要 80 天?這樣旅行不是太趕了嗎?」用現時網絡的用語,我的反應肯定是「錯重點」。
《八十日環遊世界》是 1873 年出版的法國小說,那時西方有征服世界的想像,所以旅行日子愈短,遊歷的地方愈多,成功感愈大。引用近期一個廣告的口號,這可算是「去旅行,去到盡」的極端例子了。雖然我們距離 1873 年已經有一百多年,但總感到這種以數量為核心的旅行態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我明白香港打工仔的假期少,希望盡量在短時間內多遊不同的地方,然而,太趕忙的旅遊其實只是一種身體的移動,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而沒有真正讓我們看到地方的特點。
我相信世界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氣質,因此也有不同的旅行方法。有些可以是三數天快遊,有些則需要我們把心情慢下來,好好地深呼吸,甚至住上幾個星期,在街上遊蕩,或者觸摸一下樹木的質感,感受當地的文化與人情;在咖啡店,閱讀他們的歷史和文學。如果現實生活容許,這種旅行是最吸引的。
這種不以數量多少為核心的旅遊態度,不一定只適用於海外,香港本土也有很多地方我們沒有去過,應該認真的旅遊一下。有一次,我和一些朋友到了馬鞍山,目的是想看一棵隱藏在山中的百年老樹,它那獨一無二的氣氛,簡單讓人震懾,不是任何電影場景可以模仿的。之後,有人提議走到另一個山頭看看。我們爬上一條非常狹窄的山路,然後站在無人的高處,看到光禿禿的高山,原來這堿O馬鞍山的鐵礦場,我們可以想像以前的工人如何艱辛地在山路運送鐵礦。大自然留下了歷史的痕[。
我在山上尋找到香港歷史,這是意想不到的。其後,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為《礦山記憶》(2017),看後對於馬鞍山的鐵礦歷史有多一點的認識。我們一般研究香港文化的人,大多集中在城市的發展,對於與市區隔絕的馬鞍山和它的採礦業,我們這一代幾乎沒有留意。礦場盛於五、六十年代,在1976 年停產,見證了香港城市的發展。五十年代後有過萬名來自不同省份的中國人在礦場聚居,形成了獨特的社區。
那一天,我們站在高山上,遠離鬧市,感到解放,但歷史的陰魂,在我們內心引發一陣陣的抽搐,在歡愉的罅隙中隱見憂傷,大概真正的旅行應該是如此吧。一個土地的快樂與哀愁是不會分割開的,現實生活總不是迪士尼樂園呢!
回頭看,最理想的「去旅行」,其實也是去到盡的,但不是數量,而是我們是否能盡情地呼吸空氣中那種混雜的氣味。
攝影、圖說:阮智謙
文:黃淑嫻
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語文同樂 第2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