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前司法大臣聯署 稱港法治嚴峻威脅 律政司斥無根據 港法界指雙學案無重審
【明報專訊】律政司早前就「雙學三子」衝擊「公民廣場」案提出刑期覆核,原被判社會服務令或緩刑的3人被改判監禁,惹來國際關注。12名來自英美等地律師包括英國前司法大臣等,昨發表聯署信,指3人被改判囚,違反「一罪不得兩審」原則,又認為本港法治面臨嚴峻威脅。律政司回應指出,針對司法獨立的批評毫無根據,又強調本案不存在「雙重追訴」。
指違一罪不得兩審 受京施壓
12名參與聯署的律師,包括英國前司法大臣及前大法官Lord Falconer of Thoroton、6名英國御用大律師,以及代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夫婦的美國人權律師Jared Genser等。
聯署信提到,「雙學三子」黃之鋒、周永康及羅冠聰所領導的雨傘運動,是全球最和平的公開抗議之一,3人被控違反《公安條例》,一年前已被法庭分別判處社會服務令或緩刑。然而,政府卻決定重啟案件,尋求向3人施行更嚴厲懲罰;又認為3人被判囚,是違反「一罪不得兩審」(double jeopardy)原則。信中亦提到,《公安條例》曾被聯合國批評,對基本權利施以過度限制。
聯署信又引述國務院於2014年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指北京對港有「全面管治權」,法官是「治港者」且要愛國。聯署信指出,法官正面臨北京的施壓,本港的司法制度及基本自由正面臨嚴峻威脅。
陳文敏:中央施壓惹國際關注
律政司回覆查詢時表示,聯署信的內容顯示有關人士對相關案件以及本港的法律制度存在誤解甚或並不了解,對此感到遺憾。律政司又稱,並非在3人完成原來的刑罰後,才提出刑期覆核,完全是因為有關覆核申請只能於3人就其定罪所提出的上訴獲處置後方能審理;而上訴庭已考慮到其中2人已完成社服令,給予刑期扣減,故不存在「雙重追訴」。
律政司又反駁指出,聯署信指本港司法獨立面臨威脅等說法毫無根據,上訴庭處理此案時純粹是根據適用的法律原則和證據,並無政治考慮。
多名本港法律界人士表示,刑期覆核不涉重審案件,與「一罪不得兩審」原則不相關(見表)。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定國及律師會會長蘇紹聰均表示,相信本港司法制度仍然維持獨立;立法會法律界議員郭榮鏗指出,維持司法獨立以外,作出檢控的決定過程亦要獨立,否則會令人擔心律政司提控時有政治考慮。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認為,本案不涉及「一罪兩審」,惟他認為近年不少事件例如人大於本港法院處理梁游宣誓案時釋法等,顯示中央嘗試向法院施壓,情况引起國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