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強積金變過街老鼠
每次談論強積金,官員總不忘提到智利,這個南美國家在80年代制訂的退休金制度「AFP」,曾經成為國際間的典範,香港在20年前研究強積金時,便是參照AFP為模型。但如今智利人連續幾年上街爭取廢除AFP,他們認為退休後每月所得的退休金,比最低工資還要低。
每月所得少於最低工資
智利民間組織「No+AFP」(意即no more AFP)早前舉行了一次公投,結果有近百萬人參與投票,超過九成的票數均贊成廢除AFP,而支持改為pay as you go(隨收隨付)的制度,由政府當期收取的資金付予退休人士作退休金,即簡單地由現時的職場人士負擔退休人士的資金。
經濟差失業率高 無法滾存資產
是什麼讓一個人人爭相效法的制度,變為過街老鼠?智利的AFP制度開始於1981年,30多年後,當年投身職場的人陸續退休,這個一直被冠以光環的制度終於見真章了。智利人發現,自己的退休金原來少得可憐,近幾年來,民眾每月可領的退休金平均為320美元,比每月最低工資384美元還要低。
正因如此,No+AFP近年組織的反AFP遊行,往往得到數以十萬計的民眾參與。雖然政府的改革重點,是改善現行制度,包括強制僱主也要供款(現時只有僱員才需供款),但3個改革建議當中,就包括了加強政府監管角色這一項,雖非依照民眾完全廢除AFP、由政府接管的訴求,也非完全漠視大眾的聲音。
其實智利AFP制度的失效,部分是因為私人基金公司管理不善,收取過高費用,但細心分析,不少民眾沒有做到定期繳款,以致滾存的退休金根本不多。智利貧富懸殊程度高,青年的失業率高達16%,婦女更多處於打散工的狀態。在這情G下,即使按照No+AFP的要求,由政府全盤管理退休金,未必就能對症下藥。
智利人至少會積極發起遊行及公投,表達對退休金制度的不滿,並提出一套他們認為可行的辦法。相反許多香港人可能一年沒有查看自己的強積金組合一次,大部分人的取態都是置之不理。
MPF規模漸大 打工仔應主動關心
回看香港的強積金制度,一開始就成為過街老鼠,但相比多年來從沒進行全面改革的智利AFP,其實香港當局已經為強積金進行過大大小小的調整,並正在發揮實際效用。
不過香港強積金制度的演進,並不盡如人意,例如施政報告對於取消強積金對}一事,依舊流於紙上談兵。
另外,據積金局早前的公布,累積20萬元以上的強積金帳戶也有近百萬個,既然有一定規模,為何不能讓成員在有需要時提取出來買樓?
強積金制度固然有各種的不是,但最低限度,香港人應向智利人學習,主動了解、管理及爭取,而非繼續「當筆錢唔見驉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