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聯邦政策損房地產市場
擁物業比例急跌 黑人尤甚
【明報專訊】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美國聯邦政策本意在穩定金融系統與樓市﹐結果卻是不平等情況的惡化﹐特別是創傷房地產市場。
華盛頓顧問機構Federal Financial Analytics的報告指出﹐當局落實政策措施﹐旨在穩定金融系統﹐強化銀行財務表現﹐進一步保護消費者與納稅人﹐卻也帶出意料不到的副作用。
報告作者佩特羅(Karen Shaw Petrou)告訴MarketWatch﹐現在樓市「復蘇」只是對於富裕者﹐卻斷了其餘美國人生財引擎。
佩特羅說﹕「我希望這篇文章﹐吸引決策者注意。擁有物業是最重要的財富平等來源﹐不只是對於中、低收入美國人﹐對於經濟安定亦是如此。」
佩特羅指出﹐金融危機以來﹐擁有物業比例急劇下滑﹐黑人屋主比例更望塵莫及其他族裔。人口普查局上周報告﹐第2季度黑人屋主比例42.3%﹐白人屋主達到72.2%﹐那是數十年來其中一個最大落差。
按揭市場趨向隔離﹐包括階層與種族﹐直接造成那個後果。一份學術報告3月指出﹐按揭公司自2011年來﹐向中產階級提供的貸款下降15%﹐但上層家庭借貸反而提高21%。一份政府報告說﹐擁有最新數據的2015年所有作實按揭貸款﹐只有28%是給中、低入息者﹐比例遜於2009年至2013年。所有貸款的5.5%批給非洲裔美國人﹐白人獲得8.3%﹐儘管人口比例各自為13.3%及17.6%。那不只意味﹐中、低收入美國人與明顯少數種族難以買屋及生財﹐還表示他們更難銷售給同類買家。那是為何屋價在高入息、較昂貴市場備受吹捧﹐在其他區域疲軟不振。
但佩特羅指出最大諷刺﹐在危機後的房地產市場﹐政府推出規例與措施﹐意圖穩定系統﹐反而將眾多美國人擠出市場。
其中最大的罪魁﹐應該就是美聯儲。它為鼓勵金融市場風險承擔﹐將資產負債表增至4.5萬億﹐而股票、債券﹐普遍為高收入家庭持有﹐其增值遠遠大過屋價攀升﹐後者是低收入國民的主要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