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不禁學生校內用手機 多市教育局持開放態度
【明報專訊】對在學校和教室應否准學生使用手機一事﹐加國各地並無一致政策。不過﹐大多倫多地區的教育局﹐基本對此持開放態度。
多倫多公校教育局最初對手機曾經實施過4年禁令﹐禁令到2011年結束。該局發言人伯德(Ryan Bird)稱﹐他們感覺到要禁止學生携手機進校門﹐等同於不可能﹔而且這樣做﹐還可能限制學生們在學習中利用新技術的機會。
他說﹐開放態度﹐實際上是表明「我們承認新技術在課堂上可以發揮的作用」,「本教育局鼓勵在合適的情況下﹐讓技術進入課堂」。
最近多市丹佛路夾瓊斯街附近的Earl Grey Public School初中,校長便禁止學生在校內的課室和學校走廊使用手機。
約克區公校教育局教委彭錦威表示﹐約克區在該領域也有相關政策﹐基本而言是開放﹐而讓教師對於課堂上使用手機做出具體規定。
他說﹐因為教師是在第一線工作﹐最了解學生和教學的實際需要。
當然﹐學生們面對手機等設施時﹐和其他社會成員一樣﹐都必須負責任地使用﹐以及合適分配時間的「自我管理」。
從家長方面講﹐自從他2014年當選以來﹐還沒有遇到家長對相關政策的投訴。如果家長對學校、教室開放手機等不滿意﹐他們可以不讓自己的孩子攜帶這些電子產品去學校就是了。
他轉述一則流傳在學校的笑話﹐一天某中學網絡發生故障,結果平日全部保持低頭狀態的學子﹐那日全都抬起頭來。
主持加拿大「技術對教育影響」調查的滿地可大學教授卡珊提(Thierry Karsenti)說﹐他調查的教育局中﹐大部分仍堅持對智能手機實施禁令,但學生並不理睬該禁令。
一項對4,000學生的調查發現﹐79.5%的受訪學生有一部手機。但持有手機者中﹐88.4%的人被禁止在教室或學校使用。儘管如此﹐僅12.9%的人表示從未於上課時發短訊﹔55.7%的人覺得上課時發送或閱讀短訊是可接受的﹔90.7%稱看到過同學這樣做。此外﹐有64.2%的學生表示﹐看到同學上課時通過手機進入臉書帳戶。
卡珊提表示﹐較彈性的政策通常有較好的結果。最好的政策﹐是對於如何使用手機給予明確的規定。因為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負責任地使用這些設施。
比如他研究中涉及的一間學校﹐允許學生在課堂外隨意使用手機。但上課時﹐則應將這類設施放在明處﹐面朝下,卡珊提認為這是一種平衡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