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實踐:桌上「談判」避開「末日」 設計紙牌遊戲 關注氣候變化
【明報專訊】相信大家都應該玩過不同的桌上遊戲,過程鬥智講謀略,充滿歡樂,但大家有否想過邊玩邊學通識?第二屆香港中學文憑試畢業生梁樂聞(Lokson)、莫冠生(Steve)和朱寶城(朱寶)用氣候變化議題呈現的世界政治角力為主題,設計一款名為「世界議事會」(The World Council)的紙牌遊戲,2016年公開發售,希望喚起大眾對國際氣候變化政策的關注。
「世界議事會」遊戲玩法
(1)遊戲玩家先抽籤決定扮演什麼國家的領袖,包括超級大國、極權國家、已發展國家、發展中國家及島國。(見圖)
(2)每一個回合玩家會輪流從水源、能源、糧食三種天然資源牌中任意選取3張。
(3)玩家可以因應手上的牌及牌上的指示,進行資源交易或建設等行動。每種國家有不同的勝出條件,如用天然資源牌建設指定數量及種類的設施,又或成功搶奪所有國家的土地資源就為之勝出。
(4)這個遊戲特別的地方在於最後不一定出現贏家——因為遊戲亦設計了令玩家落敗的「世界末日」情G。每個領袖建設國家的同時,亦會耗用地球的天然資源,增加「末日時數」:使用水資源會增加乾旱指數、使用食物資源拉高饑荒指數、使用能源資源拉高全球暖化指數、使用某些破壞國際關係的行動牌會加添世界大戰指數。每個玩家除了土地資源全遭奪去就會敗陣以外,當末日時數達到上限,玩家即告落敗。
氣候峰會協調失敗啟發創作
2009年,各國領導人雲集丹麥哥本哈根出席聯合國氣候峰會,因為發展中國家及已發展國家對於減排目標「傾唔掂數」,最終各國代表決定只「認知」(take note of)由美國、中國、印度、巴西及南非5國提出、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發達國家承諾對窮國提供資金援助,以及認知到科學界認為全球氣溫不應再上升超過2℃。但協議沒有提到應對氣候暖化的確切行動,更完全沒有提及減排目標,被批評為史上最失敗的氣候會議。
Lokson是「世界議事會」遊戲主設計者,一向留意國際科技及環保議題,常會閱讀有關的新聞及課外書,所以對通識科的「能源科技與環境」單元特別熟悉。通識老師上課時提到哥本哈根的氣候會議,Lokson當時感嘆各國只關顧自身利益而令會議無法達成共識,決意日後要「做洁v令其他人明白他當時的感受。Lokson和Steve、朱寶是小學同學,雖然中學時Lokson就讀風采中學,而Steve和朱寶則升讀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但3人友誼不減。大專畢業後,Lokson決定用桌上遊戲向他人傳遞當日感想,便邀請兩名好友合作創立Creator Studio,一同構思設計遊戲。
眾籌集資 意念獲一呼百應
Lokson表示遊戲涉及「全球化」、「國際協作」、「資源調配」、「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多個通識概念。三子用了約3個月時間完成遊戲設計,後把構思放到網上討論區,又四出拜訪棋藝組織、中學學生會和大學棋會等,集思廣益改進遊戲玩法。後來他們再把設計概念放到眾籌網站Kickstarter集資,得到接近1400人支持,籌集超過56萬資金。Steve表示計劃公開後,亦有YouTuber及網民主動聯絡,表示覺得計劃很有意義,願意為遊戲拍攝宣傳片及為解釋遊戲玩法的短片配音。經過各個渠道宣傳後,遊戲目前有超過2000人透過官方網站訂購,當中逾半是來自香港以外的買家。
反映現實:自己每一步 影響所有人
為了更貼緊現實,收集玩家試玩意見之後,三子調整遊戲,例如加入國際貿易的元素,讓玩家們可以各取所需。本來資源牌是混成一疊隨機抽取,但有意見希望能讓玩家自行選擇拿哪種資源牌,提高資源調配程度,結果他們從善如流,把玩法改成把資源牌根據類型分開擺放,讓玩家每個回合從3種資源牌中任意抽取3隻牌。
Steve表示玩過的人都會認為遊戲會愈玩愈緊張刺激:「4個末日時數玩到最後,個個都快要『爆』,令每個玩家都要深思熟慮,每一步行動都會影響所有人。」Lokson就補充道:「大家開頭玩時會好輕鬆,只會想到自己,但玩到最後要考慮其他人的處境,明白到之前所做的行動會令自己最後綁手綁腳(即要承受後果)」。遊戲設計讓玩家反思現實,每個國家所做的每一個建設和擴張行動,都對環境和國際關係造成破壞,加快「末日」的來臨。
Lokson提到,遊戲最初設計是玩家會一起輸或者一起勝出,希望促成各個玩家達到共識,成就共贏的局面,「不過有人認為這樣玩沒有意思,所以我們最終決定最多會有一個玩家贏,保留各玩家會一起輸的機會。」
玩家要求娛樂性,但這是否就正正表現出人類的本性,預言全球命運呢?希望此遊戲會為玩家們帶來真正的反思。
遊戲有基本版、冷戰版及災難版。冷戰版會把玩家分成兩個陣營對戰;災難版會隨茈膜擃數增加而出現程度不同的末日災難,要求玩家完成額外任務或者會懲罰玩家。Lokson和Steve大力推薦災難版,認為是最完整及好玩的版本。
■玩家感想
平衡國家利益衝突
剛巧當年我以香港非政府組織代表團長的身分參與2009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峰會,當時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快要到期(原為2012年到期),我們都對會議有很大期望,希望各國可以達成新的實質行動承諾,可惜當時因為各國矛盾,使會議談不攏。想不到當天國際會議的失敗產生蝴蝶效應(指意料之外的因果),啟發到這些青年。我十分欣賞創作者花心思製作這個紙牌遊戲。遊戲玩一次不會馬上明白,多玩幾次才會上手,亦會更理解國家之間公私利益衝突與平衡的深層次意義。
全球協作的重要
我本身都很關注氣候問題,所以特意參加今次的試玩活動。我在遊戲中扮演發展中國家的領袖,因為運氣好,抽到適合的牌,所以很快就勝出。遊戲能讓玩家反思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世界,如果一味顧茼菑v發展,就會令所有人受害。我認為遊戲可以加入更多談判的元素,讓玩家可以商討交換牌,體現全球協作的重要。
搶資源戰G激烈
我們工作人員自己試玩的時候「戰G」十分激烈,大家會互相搶奪對方的資源及土地,在復仇的心態下搶得更起勁,不過很快就面臨「末日」,大家一同輸。遊戲亦很寫實,例如現實世界中的島國資源較少,遊戲亦設計島國的玩家一開始比其他國家少抽一隻牌。
文、圖:何思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