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自願捐贈未普及
【明報專訊】內地自願捐贈器官雖見上升趨勢,但與不少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很大距離。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資料,目前內地約13億人口中只有約17萬人登記自願捐贈器官,而美國約3.19億人口中有1.3億人已登記。據香港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截至2017年2月10日的已登記人數亦有逾24萬,比內地人數多。
◆內地捐器官數據受質疑
國際器官移植協會(TTS)2016年8月於香港舉行「第26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會上表示,中國在2015年捐贈器官數字佔全球總數8.5%,中方代表亦公布數據指出,2015年器官捐贈數字約為1萬,數量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但TTS主席Philip O'Connell回應指對數據有保留,要求中方根據國際標準向大會提交數據。
協會表示,目前未知中方公布的數據有否包含死囚器官,協會亦強烈反對利用死囚器官做移植,故在未收到中方進一步提交的詳細數據下,不能確認該數據是否真確。
世界衛生組織代表亦表示,中國自2010年起未有向世衛提供合標準的器官捐贈數據,要求中國補回有關數據。
◆推動中國器官捐贈及移植困難
中國只有約17萬人登記成為器官捐贈志願者,而每年因器官衰竭等待移植的患者估計有30萬人,因經濟及醫療等條件影響,實際參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估計約為2萬多名。內地器官捐贈及移植的發展仍未理想,願意捐贈器官的人數和器官移植宗數偏低,到底當中有何阻礙?
1. 傳統價值觀
中國人視「死無全屍」為忌諱,傳統要以土葬方式處理遺體,「入土為安」,希望死者在泥土中保留全屍。由於器官捐贈需在死者身上取出器官,令身體不完整,就算死者願意捐贈,家屬亦有權拒絕,出現有合適器官但無法移植的情G。
2. 登記程序複雜
內地捐贈器官的登記程序複雜,減低登記意欲。申請者須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後攜同身分證,交到當地紅十字會或者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若生前未登記,要經公證處公證自願申請捐獻,當局才把捐獻者的信息登記至管理系統;網上登記方面,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登記系統也很複雜,手續多,填表時間長。不過支付寶平台開發「器官捐贈登記」功能後,情?已有改善。
3. 民眾不信任捐贈制度
內地黑市器官市場運作良久,器官有價有市,部分民眾認為無償捐贈器官只會便宜了醫護人員和官員,他們可從中獲利,有需要的人未必能及時獲器官移植。
此外,有捐贈者擔心同意捐贈器官後,萬一遇上事故醫院不會積極救治。黃潔夫指不少人不知道捐贈是否公平公正,不了解器官捐贈政策而產生負面感覺,亦反映內地器官捐贈制度不夠透明。
4. 缺少具資格醫生和醫院
內地不止缺乏自願器官捐贈者,亦缺乏醫生和符合設備的醫院。根據《人民網》報道,黃潔夫接受訪問時曾提及,全國僅有幾百名具有器官移植知識及技術的醫生,最多只能做1萬宗左右的移植手術。而具有器官移植手術設備的醫院更只有169家,明顯供不應求,他呼籲將具器官移植手術設備的醫院增至最少300家。
5. 費用高昂
根據《人民網》報道,內地目前接受器官移植手術價格高昂,以肝臟移植為例,病者要預先繳付10萬元人民幣押金才能進入移植器官等待名單,移植手術亦最少需60萬元人民幣。
器官移植的手術費對貧困家庭來說是天文數字,雖然公民捐贈的器官是免費,但器官獲取、保存和運輸的成本都很高,這些成本在發達國家是由政府支付,在中國則由患者承擔。
6. 腦死亡爭議
世界各地的器官捐贈情G,大多為接受腦死亡的患者捐贈器官。但中國內地未有制訂腦死亡的標準,意味捐贈者即使被診斷為腦死亡,在家屬同意下也不可摘取器官,因患者未被界定為法定死亡。
過去內地器官移植手術的器官主要來自心臟死亡者,這情G的缺點是血液循環已停止太久,器官因缺血時間太長,有可能嚴重損壞,令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大減。
內地器官捐贈及移植
■模擬試題
資料A:內地器官捐贈率(見表)
資料B:網上登記鼓勵器官捐贈(綜合報道)
內地約有17萬名公民登記成為器官捐贈者,相比美國有1.3億人自願捐贈器官,相比之下,內地推廣仍不夠,原因在於登記手續太繁瑣。
2016年12月,針對中國民眾的《器官捐獻公眾意願調查》顯示,83%參與調查者願意成為器官捐贈者;但超過一半人不願登記是因為「不知道在哪登記或手續太繁瑣」。按照傳統的捐贈登記流程,民眾先要自行搜索登記網站,進入登記頁面後,還要填寫多項個人資訊,有些登記管道必填資訊多達14項,讓原本想要捐贈器官的民眾,在填寫的過程失去耐心,以至放棄登記。
2016年,由衛計委所屬的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開發管理的「器官捐贈登記」功能,符合要求的支付寶用戶可一鍵完成登記,整個過程不超過10秒。用戶登記器官捐贈後,還允許「反悔」,完全屬自願性質。支付寶有4.5億實名用戶,登記器官捐贈功能的上線,是將傳統的器官捐贈登記管道與支付寶實名用戶應用融合,也是挖掘網絡開放平台,對於社會動員價值的一次積極嘗試。
資料C:對買賣器官看法(綜合報道)
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Gary Becker 2014年於《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2012年美國腎臟病人等候移植平均時間為4.5年,10年前是2.9年。他倡議器官交易合法化,建立規範市場。建議令部分人反感,覺得有違道德,如教會覺得售賣器官有損人類尊嚴,但贊同者認為可緩解器官供需不平衡狀G。
伊朗允許合法腎臟買賣,新加坡也在2009年修訂該國《人體器官移植法令》,將有償器官轉移合法化,但大多數國家立法禁止器官買賣。中國近年多次打擊黑市器官市場,亦加強罰則,但有說黑市買賣器官市場目前已經存在,合法化有助打擊黑市,加強監管。
不過,有評論指出器官買賣或演變成對窮人與社會弱勢族群的剝削,認為在某些貪污、舞弊嚴重的國家,無法擔保窮人同樣能夠受惠,最終導致「生命有等差」的錯誤道德觀,合法化或誘使更多窮人以賣器官謀生,亦有違醫學倫理(medical ethics)。
◆資料回應題
1. 參考資料A及B,描述及解釋中國器官捐贈率的趨勢。
2. 參考資料,指出提升中國器官捐贈率目前面對什麼困難。
◆延伸回應題
3. 「器官買賣合法化有助打擊黑市,加強監管」。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你多大程度同意這說法?
■相關概念
自由意願(free will)
療倫理(medical ethics)
道德規範(moral discipline)
人道主義(humanitarianism)
傳統價值觀念(traditional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