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改「最叻學生讀醫」思維 陳繁昌:「穩陣」礙創科
【明報專訊】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是知名數學學者,由他發明有關線性代數、電腦視覺及醫療影像的方程式,分別可應用在蒐尋大數據、追蹤車輛及醫療儀器上,變成一盤生意。「當年時勢不適合,若時光倒流,我會創業。」陳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年輕人創業有優勢,香港推動創新科技創業最欠缺的是文化,「年輕人和家長期望最叻的學生讀醫科或法律,希望穩陣,有一份好工」,他盼社會可以改變這種思維。
明報記者 蔡瑤
陳繁昌說,現時資訊發達,年輕人可上網了解各地科技發展和市場需求,並透過寫手機程式、以3D打印製作商品等創業;若需要較高技術如生產汽車,則可在設施完備的深圳科技園區進行,深圳亦有大量投資者可注資,「有好的意念,錢就會追荍A」。
「有好意念 錢會追荍A」
他指創業最重要是擁有別人沒有、亦不可以抄襲的獨特意念,大學的角色是營造環境以培育創新人才,提供意念,例如學生見學者有研究成果,可找市場,將之商品化;學者亦要多啟發學生,「如講解愛因斯坦相對論時,可告訴學生有關理論可應用在手機衛星定位系統」。他說學者在課堂傳授知識只是最基本的工作,「傳統大學如牛津會安排導師每周見學生一小時,為他們提供意見,一名導師同時只見兩名學生,這是很高成本的」,惟高等教學普及化後,大學變成大班教學,故他鼓勵學生下課後找教授聊天,「如問一問教授為何研究物理,就可能得到啟發」。
創業失敗要搵工 僱主會欣賞
陳說,大學生創業的優勢是掌握年輕人市場需要,「如facebook創辦人本身是年輕人,fb最初也是為年輕人而設」,大學生欠缺社會經驗,反有利創業,「有經驗的人會保守一點,你提出一個意念,別人總可提出50個理由叫你不要做,考慮太多就不會做」,初生之犢則有衝勁、拼搏,若毋須養家也沒包袱,「失敗是最好的經驗,learn the hard way(在不好的經驗中學習)」。他指年輕人應明白並非做完工作列表上的任務就可成功,因成功要靠大環境,即使屢試後仍無法創業,要重投就業市場,僱主亦會欣賞其創業經驗。
創業不應限香港 要想征服世界
創業的另一關鍵是人脈。陳說,大學要令學生懂得交朋友,而創業者面對的市場不限於香港,而是全世界,學生也可跟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學「拍檔」創業,創業之地不應限於香港,哪埵雩磢驉B設備和市場,就去追逐,「有野心的人不可整個人生都留在一個地方,要想征服這個世界,世界是我的」。
創業須有熱誠 向錢看難賺大錢
陳說,香港擁有科研和創業人才,呼籲學生為前路打算時,應思考其出發點是什麼,「如果讀醫是為救人,讀基礎科學都可以,可以去讀物理,研發很多醫療儀器都涉及物理知識」。他笑言,研發創新科技創業若以賺錢為目標,就賺不了大錢,須對研究有熱誠才可,「你要希望透過研究改變世界,當你能改變世界時,你就自然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