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醫藥文憑開課後「降級」證書 學生憂降認受礙求職 校方:誤解新規定生效日
【明報專訊】浸大中醫藥學院118名報讀自資中醫藥學兼讀文憑課程並已開課的學生,上周突被告知課程的資歷學分不符政府資歷名銜計劃的學分要求,名銜改為「證書」。有學生擔心證書的認受不及文憑,影響求職,「以高級文憑作賣點招生,後來才說『畀唔到』,對我們不公平」。浸大發言人回覆,課程因應年初生效的新規定易名,惟課程負責人誤解新規定今年9月後才生效,因此以舊稱招生。院方已向受影響學生退回全數學費,並會提供書面證明,說明易名後的課程內容及資歷架構級別無變。
118人報讀 校方道歉全退款
教育局2012年宣布推行資歷名銜計劃,規定由今年1月1日起,所有資歷架構課程須採用相符的名銜,才可繼續載列於資歷名冊,當中文憑課程須達60個或以上學分,每學分的課時為10小時。據《資歷名冊》及浸大提供資料,浸大中醫藥學院自2002至03學年起陸續開辦的4個文憑課程,包括中藥藥劑高級文憑、中藥配劑文憑、針灸文憑及中醫食療學文憑,由於每個課程只有30至36個學分,全部於去年11月30日易名為進階或高級證書,其後入學者不會再獲頒文憑,但資歷架構級別維持不變。
去年11月改名 學生稱上周方知
陳小姐正修讀中藥藥劑高級文憑,預計明年3月修畢,惟課程已易名中藥藥劑證書(高級)。她引述校方去年聲稱,今年9月前入學學生不受影響,未料上周「反口」,澄清新名銜在今年1月生效,包括她在內的部分學生因而趕不及獲頒高級文憑「死線」。她說對中醫藥有興趣,原計劃畢業後入行,現時添變數,擔心證書的認受及予人觀感不及文憑,考慮改報其他院校文憑課程,「我們想要的是高級文憑名銜,否則不會報讀這課程」。
學分不符資歷名銜計劃要求
浸大發言人表示,課程名銜的改動由該校教學素質委員會核准,並於2016至17學年實施,中醫藥學院課程負責人理解為有關改動於今年9月,即新學年開始才實施,故上學年仍以舊稱招生。發言人表示,學院已向受影響學生致歉,並悉數退回所交學費及報名費,學生並可繼續上課;另會提供書面證明,說明證書課程與昔日的文憑課程內容沒分別,包括課程要求、資歷架構級別、學分及課時等。
教局:資歷架構不變
教育局回覆,2012年宣布推行計劃時,已提醒各培訓機構盡早行動,確保符合規定;上述中藥學課程雖然易名,但學習成效依然符合原來級別的通用指標,資歷架構級別不變。教局未接獲相關投訴。
跟進事件的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校方「兒戲」,開課後才修改名銜對學生不公道,「制訂課程應有嚴格審核程序,不應如此出錯,校方應交代在哪個環節出問題」。她稱接獲上述課程學生求助,主要擔心影響求職、晉升及將來可獲薪金,「報名前講明修畢課程後會取得什麼學歷,學生付出時間和努力,不是退學費便了事」。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