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期採流量管制 中台日韓抵港航班多延誤
【明報專訊】新空管系統於11月14日全面啟用後,原來民航處當日起已發出通告,表明因過渡至新空管系統,每日部分時段對飛入或途經本港的航機實施流量管制。
民航處﹕非常態情G慣常做法
民航處回覆本報承認,航班流量管制是空管措施之一,當機場出現非常態情G,例如惡劣天氣、鄰近地區的航道或空域出現限制、航班量在某些時段超出處理能力等,空管單位會考慮實施流量管制,減低某時段航機進入空域的數目,確保空管單位有能力維持航機運作安全有序。處方稱,新空管系統過渡初期在繁忙時段調整航班升降數量,以及管制流量,是國際慣常做法,並非香港獨有,會因應空管扇區的實時交通流量、複雜程度及天氣等因素調節,與新系統的表現無關。
根據該民航處內部通告,因應過渡至新空管系統,在繁忙時段內對所有飛入或途經本港飛行情報區的航機,實施流量管制,例如每日早上10時至晚上7時59分期間,由華東地區航道飛入本港的航機,最長要每15分鐘才處理一班航機降落;由台北及高雄來港航機,則最長每10分鐘才處理一班;至於韓國仁川及日本福岡來港航機,最長則要每5分鐘才處理一班。
關注團體﹕反映處方沒信心
機場發展關注網絡發言人巫i泰稱,根據民間追蹤航機紀錄的網頁,自實施流量管制後,來自中國大陸、台灣、日韓及部分由美國抵港的航班,抵港期間經常在機場外圍兜圈才能進入跑道降落,出現15至20分鐘延誤,認為有關措施反映處方對新系統沒有信心。以上月29日新系統發生26秒未能顯示部分航機資訊為例,當日即使恢復機場運作後,大量抵港航班需要在本港飛行情報區的待命航線(Terminal Holding Patterns)內兜圈等候,引致航機延誤。
民航機師兼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認為,實施流量管制措施無可厚非,但民航處應明確交代措施對航機的影響,包括延誤程度,並擔心今年聖誕及新年高峰期將有更多航機因此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