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發展局推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至今8年,已有8個項目營運中,7個正施工準備投入服務,昨日再宣布多4幢建築獲納入計劃。但發展局長陳茂波透露,有個別營運者想交回營運權,並點名馬灣芳園書室因人流少而遇到困難。有芳園書室職員透露,據了解書室正與政府討論經營困難問題,暫未獲解決。
政府先後預留24億元支持及推動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首4期共有15個項目中標,其中8個已投入服務。陳茂波昨宣布新一輪活化計劃,被問及已投入服務的項目經營有否困難時,他說雖然政府未曾主動收回任何機構的營運權,但不止一個機構因有困難而尋求局方協助,更透露有個別機構想交回營運權,「大家正爭取繼續下去」。
陳:書室偏遠項目細難吸人流
再被追問有多少個機構想交回營運權時,陳茂波點名指出位於馬灣的芳園書室地點偏遠,面積較其他項目細,舉辦活動亦難吸引人流,「主辦機構表達有一定困難」。他續稱過往亦有歷史建築因範圍大,有營運機構表達維修、保養、清潔花費不少。
陳又透露正與康文署商討景賢里在計劃中流標後的長遠用途,不想只作公眾開放,希望建築是「用得到」。
年均訪客量僅及預期一成半
本報曾在今年4月底向發展局查詢已投入服務的8個項目營運情况,獲回覆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間,芳園書室累計訪客僅約1.2萬人次,即平均每年訪客約4000人次,約為2009年獲選時預計首3年每年2.7萬的一成半,而至今年4月20日,芳園書室獲資助約259萬元,包括補貼首兩年赤字的152萬。
馬灣唯一尚存戰前小學
屬三級歷史建築的芳園書室是馬灣唯一尚存的戰前小學,落成約90年,由圓玄學院社會服務部營運,現為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總樓面約1500方呎,是8個項目中最細。芳園書室營運經理蔡俊傑承認,據他了解,是正與政府商討書室的經營困難問題,但他未有參與討論,對於書室虧蝕、人流少的問題亦不便回應,但他希望書室繼續經營,「若真的未能經營下去,未能解決困難,我們都要接受」。據了解,書室每3年續租一次,由於已開幕3年多,故相信已續約一次。本報昨亦向圓玄學院社會服務部致電查詢,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諮委主席:如再納活化 用途應改變
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認為,機構申請前應已知芳園書室的地理限制,懷疑是計劃的活動與真實情况有落差,以致營運困難,若機構交回營運權予政府,即使書室再納入活化計劃,活化的用途亦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