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青協訪問逾4000名學生,發現面對新學期,有四成學生有負面情緒,測驗與考試是最大的壓力來源。過去一年,青協輔導熱線收到的大專生個案也急升六成,青協計劃通過社交網站,教學生同輩支援技巧。 四成中小學生開學有壓力 青協於8至9月,以問卷訪問了約300名大學及小學生,以及約4000名中學生,被問及新學期心情時,四成人選擇了「有壓力」、「擔心」及「不安」等,64.8%受訪者最擔心測驗及考試壓力,四成人擔心成績不如別人及太多功課。壓力有多大?以10分為最高壓力,28.7%受訪學生自評壓力達到7至10分,較去年上升3.4個百分點。 問卷亦邀請學生自測焦慮程度,12%受訪學生有焦慮,其中2.1%為重度焦慮,常見徵狀包括容易疲倦乏力、做噩夢、臉紅發熱及手腳顫抖等。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說,學生的壓力或轉化成身體不適,如肚痛、腹瀉、胃痛及暈眩等,家長及教師要細心觀察,並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家長也應避免將子女與他人比較。 青協輔導熱線在去年8月至今年9月,分別處理了1.6萬宗與情緒有關的求助及9000宗與學習有關的求助,大專生求助佔逾2100宗,較去年同期急升六成。徐小曼說,今年初發生數宗學生自殺個案,部分個案為大專生,令大專生警覺,主動求助,該會在自殺事件後也增設大專生輔導專線及與院校合作推廣輔導工作,相信有成效。 網上呼愁惹疏遠 增自殺意欲 有求助者升上大學後,難以追上學習進度,疲於應付功課及考試,至大學三年級便因擔心無法畢業,導致持續失眠、經期紊亂甚至自殘,她在社交媒體分享其狀G後,卻得不到朋友回應,更有人疏遠她,讓她一度想自殺,其後向青協求助。 回應負面信息 避用emoji 徐小曼表示,大學生較中學生更喜歡用社交媒體,亦會在網上發布負面情緒,但部分學生不知如何回應。該會初步計劃透過社交網站,教青年人處理技巧,如直接致電對方及見面傾談,避免使用短訊及emoji(表情符號)回應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