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秋節過去後,康文署轄下場地收集到的垃圾約54.36公噸,較去年少16%。但有環團指出,前晚到多個公園觀察,發現熒光棒海處處,認為「拒絕玩熒光棒」信息未能傳遞至受眾,建議當局加強宣傳,灌輸環保中秋信息。 康文署:垃圾較去年少10噸 康文署指出,在中秋節當晚就市民煲蠟行為共發出410宗口頭警告,並無檢控。另有3宗放孔明燈的口頭警告。醫管局表示,昨未有市民因高溫熔蠟引致燒傷或燙傷前往急症室求診。垃圾方面,康文署在轄下場地收集到的垃圾總數約為54.36公噸,較去年同期收集的65.14公噸為少;署方並沒有就亂拋垃圾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綠色力量推算近年中秋節使用熒光棒數量有上升趨勢,單是去年中秋節便已消耗了4000萬支熒光棒。「結束一桶專棄」成員馮詩麗前晚到元朗一帶公園觀察,發現熒光棒如海,小朋友自行打造屬於自己的熒光飾物,「唔少人掛住一大串由熒光棒砌成的頸鏈行來行去」,又有人把熒光棒掛上大樹做裝飾,只玩燈籠的市民僅佔少數。 環團:討論未貼地 應落區呼籲 馮又向玩熒光棒的小朋友了解,他們都表示不知熒光棒含有毒物質及難以回收,當中有人知道後表示「以後唔玩熒光棒」;她說,環團近年中秋節都呼籲市民拒絕熒光棒,在網上也引起熱烈討論,惟現實成效有限,估計信息未能傳至買熒光棒的家長,以及「扭家長買熒光棒」的小朋友,認為政府及環團應落區呼籲市民拒絕玩熒光棒。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表示,政府過去10多年嚴打煲蠟,令熒光棒乘虛而入。他承認拒絕玩熒光棒運動只在網上炒熱,「在真實世界,還需深耕」,中小學仍缺乏宣傳,政府很遲才加入「戰場」。翻查環境局的社交網站專頁,「大撠迭v於中秋節正日下午4時許才貼文呼籲市民拒絕玩熒光棒。 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Y的新界西團隊10多名義工昨到屯門蝴蝶灣清理垃圾及蠟漬,當中有不少熒光棒,有義工表示,若不清理,熒光棒破損會漏出化學物質,污染海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