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放權 域名管理私有化
話事20年 10月放手惹爭議
美國確認在今年10月1日起放棄過去20年以來對網絡域名命名系統的控制,將不會再透過商務部轄下機構間接掌控「網域命名系統」(DNS)。雖然一般網民不會感到任何變化,但對全球網絡治理卻是一項重大改變。美國有輿論擔心,美國放棄DNS控制權,將令中俄等有機會介入網絡治理,危害國家安全。
DNS是互聯網其中最重要一環,它將容易記住的網絡地址(例如「mingpao.com」)配對到相關網站的伺服器和IP位址(網際協定地址,例如「194.66.82.10」),方便用戶使用。以往美國一直保留DNS如何受到控制的最終話事權,其中涉及ICANN核心部門「互聯網號碼分配局」 (IANA,見表)。
美國較早時決定到10月會把相關權力全部給回非牟利組織「互聯網域名及規約編號編配組織」,即變相將DNS控制權交到多元持份者手上。
「全球網絡治理大變」
相關改變的條款早在2014年已達共識,只是華府直至現在才終於認定ICANN已準備好作出改變,同意正式放手。有專家形容,ICANN會在今年10月1日得到「王國的鑰匙」——此後ICANN總部依然留在洛杉磯,但華府將失去其主導聲音。
今次改變對全球網絡治理角度看則是重大改變。薩里大學學者伍德沃德(Alan Woodward)評論道:「這象徵互聯網由單一國家有效管治,過渡到多元持份者管治。」
BBC分析稱,技術而言美國是主動放手,倘若它有心保持對DNS的權力也不是做不到,不過華府承認放棄這方面的控制是國際外交的重要舉措。另外,ICANN與華府關係令其角色和權責惹來爭議,有另起爐灶聲音。《華爾街日報》認為,奧巴馬政府與許多高科技團體認定,放權予ICANN反而有助維持國際社會支持現時互聯網運作模式及其治理。
華府盼放權助穩定現有模式
中俄一直向聯合國施壓,要求DNS應由聯合國轄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管轄,不過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皆反對,擔心此舉「會引來侵犯人權的個案上升」,最終華府選擇將其對於DNS的剩餘權力撥到ICANN而非聯合國。不過許多共和黨人依然質疑此舉會為中俄等插手向來保護美國的系統大開中門,對此表示異議。
面對外國政府操弄互聯網管理機構的憂慮,ICANN回應稱未來政府干預的可能「微乎其微」,又稱多元持份者擁有新權力,可以挑戰董事局的決定和執行法庭決定,「防止任何單位不恰當影響ICANN」。
(BBC/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