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市民食用花膠除影響可製作高價花膠的石首魚(俗稱黃花、白花魚類)的存亡,因漁民非法捕撈石首魚做花膠,在同一水域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棲息的加灣鼠海豚也受牽連,被列為瀕臨絕種的「極危」級別,去年剩最多59條,最快2018年絕種,香港海洋公園有專家獲墨西哥政府邀請加入專家組,研究將牠們「移民」繁殖。 全球剩59條 或2018年絕種 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為「極危」的加灣鼠海豚(Phocoena sinus),數量於近20年急降9成,由1997年的567條跌至去年只剩最多59條,有專家指出,若不採取保育行動,估計最快於2018年絕種。 於同一海域棲息的石首魚(俗稱黃花、白花魚類)同被列為「極危」,不法商人使用刺網撈捕石首魚以製作昂貴花膠出售,惟兩種魚的體積相近,加灣鼠海豚不時會被誤捕,當一併撈入網內,該網常刺中加灣鼠海豚的鰓部,令牠們窒息死亡。 2016年初,墨西哥政府作主導,聯合多國專家組成「保育鼠海豚國際委員會(Comitm Internacional para la Recuperaciun de la Vaquita, CIRVA)」,除了永久禁止於加灣鼠海豚棲息地進行刺網捕魚,亦促政府加強執法,以禁止於該海域非法捕魚和販賣石首魚。同時亦研究於下年實行「遷地保育」計劃,把部分加灣鼠海豚移到上游海域暫居,希望藉此維持一定數量的加灣鼠海豚,亦嘗試繁殖,以防絕種,成功後亦會把它們放歸大海。 海洋公園專家助遷上游水域 海洋公園動物護理總監魏偉寶(Grant Abel)獲邀加入該專家小組,他解釋,加灣鼠海豚為河口地帶生活的哺乳類動物,而加利福尼亞灣為科羅拉多河河口,有較高的氧分和營養,人工營造該環境並不容易。而且加灣鼠海豚很「怕醜」,平日很少露面,捕捉和運送它們到保育區亦很困難,現時仍在研究該計劃的可行性,希望最快可於下年實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