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倉出現10年 去年始發警告信 李永達批政府後知後覺

[2016.06.23] 發表
紅盒迷你倉內的通道闊度約3個身位,每個貨倉主要以鐵皮坑板分隔,分別上鎖,走廊兩側各有10個迷你倉,天花未見有灑水系統。(明報記者攝)
紅盒迷你倉大圍分店全幢有9層,除2樓有作辦公室用途外,其他樓層均為迷你倉。職員表示,多個尺寸的迷你倉已爆滿,只有部分較大的倉庫待出租。(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開設在工業大廈的迷你倉如雨後春筍,業界估計全港數目逾500間,直至去年,地政總署才首度向4間位於工廈的迷你倉發出警告信,指違反地契中訂明只准作「工業或貨倉」的用途,並處以釘契。

指儲存物缺監管 促檢討規管

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認為,工廈迷你倉在港出現逾10年,消防處及地政總署等部門從未檢控,反映部門以為問題不大,直至去年地政總署才採取行動,可見政府後知後覺。李表示,城規會2010年把迷你倉納入工廈准許用途,但作為城規會委員的地政總署署長,未指出迷你倉違反一般地契,亦反映部門缺乏溝通。他又認為迷你倉除有消防隱憂,亦有儲存物品缺乏監管的風險,「無人知裏面放置什麼物品,每一個(迷你倉)都有可能是潛在的計時炸彈」,認為政府應全面檢討規管迷你倉,這對業界亦有利。

政府去年稱釘契不檢控

事實上,發展局去年4月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地政總署沒有工廈單位被用作迷你倉用途的統計數字,該署指出,若迷你倉位處工廈的地契訂明該地段只可作工業用途,經營貨倉一般違反地契,而當時已有數宗位於工廈經營迷你倉的個案被指違反地契。若出現違契,地政總署會以地主身分執行契約條款,向業權人發警告信,要求糾正違契事項,若業權人未糾正,署方會把警告信於土地註冊處註冊,俗稱釘契,但一般不會檢控。

更多要聞
業權未集齊 55年工廈未重建 屋署發現外牆裂紋
【明報專訊】九龍灣時昌迷你倉火災現場為一幢建於1961年的舊式工廈,樓齡55年。該廈前身是淘大集團(即現今的恒隆集團)醬油廠的一部分,後來發... 詳情
租客失女兒童年照 「燒了東西不要緊,不要死人」
【明報專訊】迷你倉四級火除奪去一名消防隊長的性命外,火舌更吞噬了數以百計人的回憶。有巿民在迷你倉存放棉被衣物、孩童時照片等,在附近經營時裝店... 詳情
【明報專訊】九龍灣迷你倉大火釋出大量濃煙,附近居民商戶深受影響,居住得寶花園的孕婦麥女士表示,前晚關窗、開冷氣抽濕氣都有煙「攻入」家中,為了... 詳情
李嘉誠倡增企業利得稅 建議加1至2百分點 用於教育醫療
【明報專訊】香港貧富懸殊問題日益嚴重,香港首富長和主席李嘉誠在接受彭博通訊社訪問時呼籲提高企業利得稅率1至2個百分點,用作做好教育及醫療,但... 詳情
周永新感鼓舞 田北辰「絕不同意」
【明報專訊】對於李嘉誠提出加利得稅以縮窄貧富差距,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指出,其團隊建議的老年金方案,僱主及僱員按入息水平...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