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因素

[2016.04.28] 發表
政府遲遲未有完善託兒和婦女工作角色等政策,僅拋出「家庭友善」、「鼓勵婦女參與勞動」等口號,圖為一香港團體請願。
日本政府鼓勵國民結婚,以對應「少子化」問題。圖為京都幼兒園員工載送幼童往返附近公園。
現代中國父母養育子女壓力甚大,推行「二孩政策」增加生育率的效果未必理想。

【明報專訊】1. 預期壽命持續增加

人類的壽命在過去一個世紀不斷延長。根據聯合國社經部,全球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50至1955年47歲,延長至2015年的70.5歲;經濟發達地區的更高。女性的平均壽命高於男性,則令男女比例差距擴大。今日我們的壽命延長,意味未來老年人口比率將持續增加。

人類延壽,因素包括﹕醫療科技進步,不少疾病已非不治之症;公共衛生系統、醫療設施和服務水平提高;社會富裕及有良好社會保障制度,國民的營養情况改善;教育水平提升,人民的健康意識和相關知識增加,如更注重飲食均衡、適量運動等。

日本和香港的男女平均預期壽命在全球可謂數一數二。按日本厚生勞動省2015年7月公布數字,2014年日本女性平均有86.83歲、男性有80.5歲。在香港,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由1971年的67.8歲,升至2015年(臨時數字)的81.2歲;女性由75.3歲升至87.3歲。

2. 生育率持續下降

在人口壽命延長的同時,出生率持續下滑。1950年,女性平均生育5個子女,如今只生育2.5個。「少子化」在發達國家/地區及若干發展中國家(如中國)更形嚴重,出生率長期低於維持人口正常更替水平(每名婦女生2.1個小孩)之下。

日本2007年起連續9年呈現人口負增長,少子化趨勢持續。香港的總和生育率由1994年1.355(即每千名婦女對1355名活產嬰兒),跌至2003年0.901歷史低位;近年出生率因「雙非嬰」等因素有所回升,2014年的總和生育率為1.234。政府推算總和生育率將逐漸下降至2064年的1.182,人口老化問題將更加嚴重。

■為何不生育?

男女趨平等 女性推遲/放棄生育

現代女性教育程度提高,經濟獨立,男女社會地位漸趨平等。不少女性都希望年輕時建立事業,不想受家庭束縛,推遲結婚和生育年齡。遲婚令婦女生育年期縮短,部分女性可能因為年紀大而放棄生育。

以香港為例,根據統計處數據,2014年初婚年齡分別是女性29.1歲及男性31.2歲,女性初婚年齡自1991年後首次不升。女性首次生育年齡中位數由1981年的25.1歲,上升至2014年的31.3歲。

工作繁忙 經濟壓力大

城市生活水平高,工作繁忙、壓力大,供樓佔去一大部分收入;養育孩子成本不菲,教養責任又大,令不少年輕夫婦對生孩子有諸多顧慮,即使願意生,也寧願組織「小家庭」(核心家庭),「一孩家庭」在城市變得普遍。

日本:男性收入影響結婚機會

在亞洲地區,有先結婚後生育的觀念,但低收入男性往往難覓結婚對象。日本自1990年代泡沫爆破後經濟持續衰退,不少年輕人就業困難。日本智庫NLI研究所發現,20至39歲的適婚男性正面對「300萬日圓之牆」,年收入不足300萬日圓(約21萬港元)者已婚率不足一成,400萬日圓(約28萬港元)以上者已婚率躍升至逾25%,比例隨收入增加。

政策配套不足 家長欠支援

民間智庫智經研究中心指出,如果家長能以可負擔的價錢,得到有質素的幼兒服務,可增加女性在生育後繼續工作的誘因。若幼兒服務不足或未及完善,不但會減少女性就業意欲,且會令夫婦考慮生育時更謹慎。

香港:託兒服務育嬰津貼不足

香港婦聯2015年4月的調查發現,受訪30歲以下年輕人中,64%願生小孩,較2015年同期52%升12個百分點。調查顯示,只有一成受訪者認為政府對雙職父母的支援足夠。有三成受訪者認為政府增加託兒服務等措施,能增加其生育意願。

婦聯建議延長男士有薪侍產假至5天、落實15年免費教育、重推首次置業貸款、延長在職女性產假至12周,以及增建育嬰設施等。

◆中國:生育國策 一孩變二孩

為控制人口增長和資源問題,中國1979年起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一孩政策),估計其後30年間共「少生」3億至4億人口。其間,國民的生育觀念改變,加上高速城市化,出生率不斷下降。1970年,中國的生育率達5.5,2013年降至1.668(同年全球平均2.461)。

出生率下降,中國人口急速老化。面對勞動人口短缺及養老壓力等問題,政府2016年起全面開放「二孩政策」。

不過,報道指受惠於新政策的90後、80後、70後乃至60後目標人群,普遍存在「想生的不能生,能生的不敢生,敢生的不願生」情况。

更多教育
時事議題﹕人口老化的機遇與挑戰
【明報專訊】人口老化是全球共同面對的社會挑戰,雖對政策資源構成壓力,但同時為市場帶來新機遇。 ◆機遇 人口老化是全球趨勢,人口結... 詳情
時事議題﹕公共衛生
【明報專訊】(見圖) ■模擬試題 ◆資料A 香港人口比率(見表) ◆資料B 安老計劃要加強 政府統計處公... 詳情
觀點與角度﹕特首可特事 特辦?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女兒梁頌昕遺留行李於機場禁區外,有地勤人員代為領取,引發要求相關人員「特事特辦」的質疑,爆發巨大爭議。行政長官、其夫人... 詳情
人物X概念﹕麥永接X精神健康.精神科醫生麥永接:心病還需心藥醫
【明報專訊】精神病治療往往是漫漫長路,主診醫生與病人同行的歲月或以年計。私人執業的精神科醫生麥永接行醫17年,更將他的愛好——攝影,結合精神... 詳情
概念解碼﹕衝突(conflict)
【明報專訊】衝突是普遍現象,可出現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團體/國家之間、團體之間、國家之間(政治/外交/軍事)。衝突可由需要、期許、價值觀念、利...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