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戴上智能腕帶、開啟手機程式,就可記錄個人心跳、血壓,甚至走路步數等資料,此模式漸受講究健康的都市人歡迎。私隱專員公署下周開始,檢視這類本地生產的智能健身腕帶收集及使用個人資料的方式,以及用家如何被告知其資料會被收集及使用,抽查結果將於今年第三季公布。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黃繼兒說,關注有關裝置或程式可在消費者不知情或未同意下,收集及分享其個人資料,尤其智能健身腕帶這類裝置對私隱及資料保障所構成的各項挑戰和影響。 專員﹕消費者或不知情 香港消費電子產品聯盟主席方保僑認為,公署亦需同時調查腕帶所屬公司使用資料的用途及有否保護措施防止有關資料外泄。他舉例,蘋果公司於美國推出類似產品時,有說明客戶資料會交給與其有合作關係的醫療中心作研究用途,「香港有無咁做,做曮坏蝑n搞清楚」。 宏利:步行量計劃符私隱例 最近本港亦有保險公司推出優惠計劃,如宏利便透過紀錄每月平均步行量,可獲保費折扣,如每月5000步可獲5%折扣等,以智能健身腕帶紀錄作準。最近參與計劃的方保僑說,安裝有關手機程式時有出現處理個人資料的條款:「自己沒有細閱,但手帶出自外國大公司,該不會有大問題」。宏利發言人稱,推出計劃時致力確保完全符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守則。 與29國合作調查 私隱專員公署今次調查是配合「全球私隱執法機關網絡」(Global Privacy Enforcement Network)的行動,與29個國家一同參與跟互聯網相關的抽查,其他國家則會檢視如智能電子讀數表、與互聯網連線的自動調溫器及穿戴裝置等,了解當中的私隱管理事宜。
|
|
|